——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杨广
当教育部宣布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的时候,科学课开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地位有了逐步地提升。集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于一体的科学课,已经不是爱上不上的“副科”,而是将变成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主课”。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文理科的界限会被逐渐打破,越来越需要全面型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初中开始学理化知识已经迟了,思维逻辑和理科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从科学课开始。
而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不是科学学科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它所包含的德育目标已经远胜于其他学科!
德育目标一:勇于创新,大胆质疑
科学课不同于语数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实验。不仅有教师的演示实验,更有大量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看书,教师讲书,学生学到的只能是粗略的基础知识,更是皮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被动式的学习模式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科学知识,也就不可能学好,学懂,更不会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特别是中高段科学课堂中的有一些相对较难,或者重要的实验,如果教师将教材或者教师的教学用书中提供的和实验有关的一些材料准备,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再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虽然实验可能会达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实验成功所获得的成就感就会大打折扣,更违背了为什么要让学生做实验的初衷。在一线教学的经历中发现,如果只依赖于教材和教参,有些实验无论怎么做,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需要教师大胆地把实验的设计环节丢给学生。培养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精神。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把想法付诸行动,用实验来论证想法的可行性。例如,在论证“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有些学生提出用空杯子直接加热,再把手放到杯口感受有无气体;也有学生提出在杯口放一张小纸片,看小纸片有没有动起来;还有学生提出在杯口套一个气球,观察气球会不会鼓起来……随着学生提出想法,实验论证,发现问题,再改进方法,再次实验证明。学生的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的目的才真正达到了。用自己的实验方法论证出了实验现象背后的结果,这才是学生需要的。
德育目标二: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由于实验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课堂上要完成的科学实验却很多,任务重,时间紧,学生能力又有限。为了充分地利用好课堂学习的每一分钟,实验小组也由此而产生。把全班同学按照一定的人数,根据能力的差异,参考性别的比例,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民主选举出组长,器械管理员,记录员等。不同职责的学生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即相互合作,又各司其职。让每一个孩子都尽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收益。如在完成“摆的研究”的实验中,需要一人计时,一人数摆摆动的次数,一人按照实验要求调整摆,还有一人要负责记录……组长就会进行分工,器械管理员就负责准备材料,记录员就做好记录的准备。有了事先分工,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怎么干,有了问题,大家再一起讨论修改,重新开始。实验秩序井然有序,实验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德育目标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看似简单的科学现象的发现和科学结论的得出,其实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研究过程,会遇到无数的困难,经历数不清的挫折,甚至出现到最后都没有获得成功的情况。这就需要作为研究者的我们,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只要坚信,如果我们调整方法,改进措施,坚持不懈,我们离真理就更近了一步。如“电荷的性质”这一课的研究中,学生需要完成两组实验。一组用丝绸摩擦两个气球,再把摩擦的那一面相互靠近,观察现象;另一组用丝绸和毛皮分别去摩擦两个气球,再把摩擦面靠近,观察现象。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实验学生做成功的几率非常小。因为,影响实验结论的因素很多,很杂。所以,会出现学生观察不到任何现象,甚至会遇到和实际结论相反的情况。作为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到影响实验结论的因素,改正不合理、不正确的操作,反复多做几次。哪怕没有成功,至少让学生懂得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实验过程不急不躁,不气不馁,这种获益比实验做成功了更有价值。
德育目标四:亲近自然,爱护环境
科学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可以认为它是最为有用的学科也不为过。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的学习知识,只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再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如“植物”单元,学生只有通过走进环境中,近距离的靠近植物,或者自己亲手种植植物,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发现它们的生长特点,找到它们生长的条件,从而才能明白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最终,产生保护环境的想法。
更多的科学德育目标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总之,德育目标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他们爱科学、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