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获评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全国第三
百姓生活网讯近日,《小康》杂志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发布了“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单。双流区以93.69分的优异成绩从参选的全国2657个县域行政单位中脱颖而出,位列全国第三,成为全省入选此榜单之首,再次突显了我区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势,为建设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单以网络大数据、县域专题调研、社会公众态度和专家评审进行加权综合测评,实行全网数据解析,设定创新资源、创新绩效等网络数据评榜维度,结合测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创新服务机构数量、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科教资源富集程度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等120个关键词标签,全程采集的客观资讯信息超过1亿条。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要想实现突破,关键是要加快城市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近年来,双流区牢牢把握城市创新关键点主动求变,以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创新驱动抓手,充分发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特色,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标尺,主动顺应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趋势性变化,着眼国际化、发挥优势化。以建好成渝经济圈,唱好“双城记”为契机,紧扣我区“3+8”产业生态圈建设体系,发挥聚集效应,反向加速孵化潜力市场主体,以环境竞争力筑巢引凤,大力引进高质量项目、促进有效投资、集聚转型动能,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
全力提供要素保障 创优环境吸聚企业
经过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创新服务等全面系统性改革,双流营商环境在今年取得了明显进展,各项指标不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企业开办方面,办理环节由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环节按照“一件事”标准整合为1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2.5小时。办理建筑许可方面,政府审批平均时限由2019年的24个工作日压减至9.07个工作日。获得用水方面,全流程办理时限由去年的6.25个工作日压缩至2.2个工作日。获得电力方面,高压供电全流程办理时限由去年的8.8个工作日压缩至4.9个工作日,低压供电由去年的2.2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获得用气方面,全流程办理时限由去年的21个工作日压缩至7.3个工作日。政务服务方面,实施水电气通信报装“一件事”改革,实现水电气通信报装“一日办结”,利用“动土必管”平台实现二手房交易水电气联动过户。推进部门之间“最多跑一次”改革,192项事项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推行“综合一窗”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招投标方面,针对虚假招标、中介代理机构管理混乱、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等6大重点领域开展工程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促进招投标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政府采购方面,升级政府采购监管平台,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规范化、系统化。加大预付款支付,提高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效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方面,建立西南片区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区财政每年拿1000万元发放服务券,鼓励企业通过平台获得资源专利交易。在各镇街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和维权工作站,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解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中的突出问题。跨境贸易方面,冰鲜“两段准入”案例受国务院肯定,纳入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成都高新综保区双流园区创新“三系统一机制”快速通关模式、区域外发货物保税维修监管模式等案例拟上报商务部申请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创新方式优服务 纾危解困帮扶企业
(一)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一是科学规划“1+4+2”智慧城市总体建设框架,建成西南首个“区域级”人像轨迹系统,获评2019年全国人工智能案例百强榜单第10名。二是率先打造5G云VR创客教室支持虚拟现实教学与实训,推动全区智慧教育数据向学校有序开放。三是创新搭建“动土必管”平台,实现动土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全覆盖。
(二)深化非接触式纳税服务。一是推进178项业务全程网上办,19项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办,9大类255项业务“最多跑一次”落地落实。二是优化企业退税业务,全类型企业已提速至1.5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并开具电子税票,疫情期间小微企业一般退税业务全部实行清单退税办理方式。三是创新“互联网+教育培训”“云问需+个性辅导”,确保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到位。
(三)提供企业融资精准服务。一是利用“中小企业上市挂牌系统”金融信息推送功能、“融资信息推送群”等渠道,开展企业融资需求线上一对一服务,实现银企不见面贷款。二是抽调专人成立金融纾困工作专班,围绕企业需求的收集、信息的分析、银行的对接到过程的跟踪,实现全过程协调服务。三是在全省创新推出“空港易贷—银政保”纯信用政策性产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上半年全区 21 家银行机构帮助1740家企业贷款 163.31亿元。
(四)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一是快速落实省市区社保减、免、缓和就业返、补、贴等惠企政策,实现“真金白银”直补企业,为1.3万户企业减少社保缴费11.06亿元。二是开通疫情期间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和劳动纠纷快处通道,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案件552件,办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535件。三是构建“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下沉社保业务53项,推进“不见面”服务,企业参保单位社保业务网上经办开通率93%,上半年全市排名第一。
深化改革提效能 靠前服务发展企业
(一)构建全域覆盖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做强区政务服务大厅为“1”的主导,做优不动产登记、公安办证、公安车辆、人社、医保等8个政务分中心,延伸镇街市民服务中心、村社便民服务站功能,下沉153项审批服务事项至镇街,构成我区完善的1+8+N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共办结行政许可和审批服务事项1807579件。
(二)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省一体化和蓉易办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政务服务模式,推动网上办事大厅应用,逐步推进省、市、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融合。进一步深化以“全程网办、容缺受理承诺补正、免费邮寄”为主要内容的“审批不见面”改革。截至目前,实现网上办100%、全程网办83%、马上办22%。
(三)纵深推进综合窗口审批改革。创新开展“综合窗口”集成审批改革,推动分类受理向无差别受理升级,实现任一窗口办理所有业务,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各产业功能区设立了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并安排专人负责为企业提供解答咨询、协助申报、分派流转等服务。同时,该窗口提供企业征信查询服务。设置金牌管家服务台、企业开办专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等特色专区,提供一对一精准咨询和全程帮办导办服务,实现承诺提速率73%,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进一步提升。
(四)高效服务产业功能区。一是强化产业功能区审批服务功能,实现审批服务“一站式”,审批事项“一窗办”,企业办事不出功能区。截至目前,共办理产业功能区审批服务事项9785件。二是选派审批服务专员入驻西开区、成都芯谷,在功能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实现功能区外无权力,做好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审批服务专员已办理或帮办代办审批服务134件。三是下沉181项涉企许可事项至各产业功能区办理,区行政审批局与各功能区管委会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做好下沉事项的培训、指导、办理、监督等工作,确保功能区企业办事“一窗”进出,方便快捷。
做优企业咖啡时 升级企企合作“新平台”
(一)创新政企沟通模式,打造双流品牌效应
一是持续深化企业咖啡时活动,畅通市场主体诉求渠道。“企业咖啡时”活动自2018年9月28日启动以来,社会反响良好,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关注报道,被人民日报誉为“‘最解渴、最提神’、让政企‘清’上加‘亲’的咖啡”,有力提升了双流知名度和投资软环境。截至今年9月,“企业咖啡时”活动共开展286次(主活动25次,子活动261次),诉求5286件,办结率99.60%、满意率97.59%。同时,建立政府首席代表和企业联络员制度,优选133名“政府服务生”和929名企业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务服务。二是创新开展“市民茶话吧”活动,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市民茶话吧活动,政府部门当“茶倌儿”,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上座议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双流打造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最快的地方。截止1—9月,累计开展“市民茶话吧”活动28场,参与人数达417人次,解决疑难问题27件,满意率94.49%,切实为群众沏好了一杯止渴解忧、安气宁神的清茶。
(二)持续升级活动内涵,提升惠企服务质效
一是把企业和市民需求作为“第一标尺”,营造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全国知名政务服务品牌为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待解问题、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标准为导向,以“诉求不拒绝制、分级派单制、第三方测评制”为基准,打造“线上+线下”两维平台,动态构建系统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协同交叉解决企业烦心事、市民闹心事、人才关心事。二是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保护其合法权益。建立“政企互相承诺、互相检查作业”平等监督机制,严格按协议约定履行政府义务,及时兑现民企扶持9.95亿元。我区将2019 年确定为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年,全面梳理兑现政府承诺事项,分类解决民企遗留问题118件、化解率96.7%,化解拜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国家商务部肯定;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享用要素,建立华为鲲鹏制造生态产业联盟,促进165家企业使用“华为云”。为民企解决用地指标 6059亩,占全区75.2%,支持238家企业享受电价优惠3.56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税费3.4亿元,协调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63.3亿元。清理拖欠民企账款 6.85亿元,今年清偿1.86 亿元,提前全面完成清偿任务,在疫情影响下全力为民企轻装前行“减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