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师生荟萃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师生荟萃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培育文化自信策略研究


2022-10-05 22:23:21  来源:百姓生活


泸县石半丁名师工作室


【摘要】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培育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这赋予了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思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价值观念和意识流混杂的当代社会,相当部分农村高中生受泛娱乐化等各方错误思潮的侵袭,有的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产生偏移,在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中迷失自我;加之农村高中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淀相对薄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储备甚少;传统的语文教学多为单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内容枯燥,教学模式老旧,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缺乏文化自信。为此,找到适应高考、适合校情学情的文化自信的培育方法是广大高中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可凭借学科自身独特的优势,引领价值取向,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基于此,我们提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培育文化自信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高中 语文教学 文化自信 培育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顶层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自信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高中课程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对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做了顶层设计。


最新颁布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现实需要,立德树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价值观念和意识流混杂的当代社会,相当部分农村高中生受泛娱乐化等各方错误思潮的侵袭,有的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产生偏移,在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中迷失自我;加之农村高中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淀相对薄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储备甚少。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培育文化自信势在必行。而选择何种基础文化作为自己树立价值观的文化媒介就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迫切要求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动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支撑,增强高中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在认同,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语文教材及语文课堂教学有本学科自身独特的优势,我们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独有优势,关注人文情怀和体现时代特征,引领价值取向,更好的做好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同时这也是我们当代语文教师所应担负的时代义务。


二、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及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和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新”。从中国具体国情角度,它是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对于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起来的,而是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科学有效地渗透文化自信教育,进而帮助他们增强文化理解,坚定文化自信,进行文化践行。


(二)文化自信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就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而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能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面临着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即将带来的挑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已是势在必行。 


三、培育文化自信的现状


(一)学情现状


学生方面众所周知,农村高中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淀相对薄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之甚少,离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甚远。在众多价值观念和意识流混杂的当代社会,西方国家文化入侵已对青少年动手,“毒教材”、泛娱乐化等相当部分农村高中生受泛娱乐化、浅文化、网络文化等各方错误思潮的侵袭,泛娱乐化、“毒教材”等入侵方式层出不穷,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严重冲击。年轻一代、农村高中生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很少引用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有的学生对古诗文阅读、楹联知识感到头痛。


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农村高中的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改变现状,要重振传统文化,要采用恰当的途径与策略,导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情,引领价值取向,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


(二)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多为单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内容枯燥,教学模式老旧,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缺乏文化自信。农村高中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培育文化自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努力进行探究与尝试,但对高中语文教学在培育文化自信中策略上以说教形式的传统文化教学为主,单向的传输,停留于文化体验和认知,导致学生文化想象的空间被限制,学生文化自信的意识较难被唤醒,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也没有提升到文化反思、认同和践行的层面。加上教师对文化自信教育的认知存在差异、教师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能力有待提高等,导致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四、加强培育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本课题开展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培育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丰富有关语文教学路径的研究和相关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应用价值


本课题强调增强文化意识,培育文化自信,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夯实培育文化自信的根基,并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培育策略与途径


(一)培育策略


策略研究旨在从系统角度出发,克服以往研究的单一性。培育农村高中生的文化自信,要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动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支撑,在中西方文学比较中激发学生文化自信,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主要实施以下策略:明确制定“培育文化自信”的具体教学目标,开发具有系统性、层次感的校本课程,探索适合培育文化自信的教学课型,搭建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性平台,开设以“培育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构建跨学科研究模式等等。同时,重视对高中语文教学实施培育文化自信策略的效能的跟踪分析。


(二)培育路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思维,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充分利用教材,归纳梳理高中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观;践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开发校本教材;尝试实施吟诵教学法,促进古诗文吟诵教学课堂变革;古诗文与现代文互为改写再创作,构建文化常识等资源库,开发校本教材。作文素材植入文化自信;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关键阶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语文教师要把文化自信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以教师丰富、深厚的文化素养为引领,有效的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言行处事中展现“文化自信”,彰显独属于高中生的文化自信。



(来源:泸县石半丁名师工作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