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校际共研共进


2023-04-03 17:30:52  来源:百姓生活


为进一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成都实验区建设,促进实验区项目学校经验交流共享,同时对实验区项目学校在中外人文交流实践中所存在的困难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3月23日下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陈如平带队的专家团队莅临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调研指导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校园参观




陈如平院长团队首先在川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米云林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的课程长廊、青航校特色区域、“三空间·六领域”劳动教育基地。在参观过程中,米校长为各位专家详细讲解了学校基于核心问题构建的劳动课程体系和研究性学习体系,并将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一一向专家团队介绍。各位专家对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研究性学习体系以及劳动课程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主题汇报



随后,专家团队与项目学校代表在会议室进行了交流。会议由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主任李全主持。武侯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胡晓东,武侯区教育局对外交流合作科科长任怀湘,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魏虹,川大附中副校长苏梅以及来自成都市30所中外人文交流示范学校的代表列席会议。


成都市石室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龙江路小学分校、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代表依次发言。他们围绕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研究等相关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困惑等主题先后进行了汇报。作为成都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践亦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果。川大附中副校长苏梅指出,学校的国际理解课程体系建设植根于学校的大概念核心问题教学法,是学校研究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创建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具有“四环节一形态四功能”的特点,在理念构建、价值引领、模式创新、育人成才、区域辐射、国际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川大附中在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难题:如何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指南和规范,该从哪些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怎样加强与项目学校间的合作共研,以及怎样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友校资源。这也是与会学校代表们提出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上述各学校汇报结束后,其他参会学校代表也畅所欲言,就各学校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困惑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得到专家团队的指导。


在发言结束之后,陈如平院长从思想站位、部分话语的表述、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的一体化、结构化、系统化及资源整合利用四个方面对学校提出的困惑进行了解答与指导。


筑梦未来



陈院长强调,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的建设要一体化、结构化、系统化。陈院长高度赞扬了川大附中的国际理解课程体系,认为这可以作为其他项目学校的学习范本。而针对不少学校提出的经费不足、相关资源短缺的问题,陈院长指出,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扎实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持续发展。同时,陈院长也鼓励当天出席会议的各个学校,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挥项目学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把成都这块中外人文交流实验区的蛋糕做大、做好。


会议最后,武侯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胡晓东对陈院长亲临成都指导工作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同时肯定了各项目学校已经取得的成绩,希望各学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将陈院长的指导落实到今后的项目建设中去,为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信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印发的《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国际友好学校中文教学支持项目实施指南(试行)》《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实施指南(试行)》《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中外课程共建共享项目实施指南(试行)》等纲领性文件的引领下,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以及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成都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一定会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培育出更多时代英才。


(图\文:廖洁昊)


(来源: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