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师生荟萃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师生荟萃  

不忘初心 提灯引路——新都一中百岁老人张祖涌捐赠一生珍爱


2024-07-01 16:24:48  来源:百姓生活


有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党派遣,率领工作队初到新都,将土地改革的号角吹响。

有一位师者,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付出,终成化雨春风。

有一位学者,秉承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文脉,深耕升庵文化,把文化自信刻进了新都城市的记忆。

他就是百岁老人张祖涌先生,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纪念日前夕,新都一中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百岁党员张祖涌先生生前的书籍和笔记。这些宝贵的资料由张老师的亲属捐赠,以表达他对从事工作和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6月24日,在新都一中党建活动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捐赠仪式。


仪式由新都一中党委副书记雷萍主持。



出席本次捐赠仪式的嘉宾有新都政协文史委杨斌主任、新都区教育局梅红兵副局长、新都一中党委书记刘旭东、张祖涌先生的亲属、新都融媒体代表刘江、新都一中退休教师代表唐顺发、廖建云、曾世美、赖成富,新都一中名优教师代表李大勤、黄朝晖、袁友以及工会代表杨应国、周鸣艳,青年教师代表洪莉,学生代表高2023级24班全体同学。



张祖涌老师的生平


张祖涌,共产党员,新都一中高级教师,新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常委,成都市新都杨升庵研究会名誉会长。1924年6月4日出生,2024年4月去世,享年百岁。广汉人,他从小接受中国传统私塾教育。抗日战争期间,就读于迁于新繁清凉寺的成都石室中学,1949年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1950年选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今西南政法大学)学习,是党培养的年轻的干部,同年5月被派遣率领工作队到新都,投身于新都地区土地改革、乡镇人民政府建立等革命工作,其积极的工作态度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建国初期,因国家急需培养人才,经组织安排从事教育事业,他是新中国新都教育史的见证人,曾先后任教新都师范、河屯中学,是河屯中学和温江地区语文中心组创始人,最后以新都一中语文教研组长身份退休。他一直从事杨升庵及杨廷和的研究,直到生命的尽头,并将接力棒传给了子女。张祖涌老师是新都一中一位备受尊敬的老教师,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课外关心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关心一中,为新都一中撰写了《铭章墓园和铭章中学》《抗日战争中的铭章中学》等文章,记录了新都一中的创建历史。他为《新都一中铭园》题写序章,为一中新楼命名“慎思楼”,多次向学校捐赠图书,迁校时他赠予学校的书法至今还挂在学校办公室的门前。



捐赠仪式上,新都一中党委书记刘旭东表示:此次捐赠的书籍和笔记,是张祖涌老师多年教学经验和心得的结晶。这些资料对于新都一中的师生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财富。校方将妥善保管这些资料,并充分利用它们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此为契机,加强文化建设,传承和发扬张祖涌老师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2024年4月,新都一中向广大校友与教师发出校史资料征集令,很多校友与老师都积极支持,纷纷留下在铭章中学、新都中学和新都一中的印迹。如付光成老师、马开春老师和唐顺发老师,他们都将学校精神铭记传扬。83年弦歌不绝,状元文化、铭章精神传承不衰。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财产,将其传承下去,让历史记录我们的奋进与追求。并以此契机,弘扬“盛德兴校,学育兼施”的办学理念,坚守“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育人理想信念,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捐赠仪式的有张祖涌老师的大儿子张德全,新都一中初66级1班学生、杨升庵博物馆研究员。小儿子张淹,新都一中高75级学生,成都成飞光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子张光,新都一中初98级、高01级学生。外孙女江蓝,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一院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张祖涌老师的小儿子张淹代表家属发言,他回顾了张祖涌先生的一生,并遵从先生遗愿,将毕生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和手稿笔记捐赠给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张老的生平和教育理念,同时也希望激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都一中高2023级24班钟佩伶同学作为代表发言,她说,这些物品,陪伴张老师步过百年的岁月,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张老师心血的结晶,它们见证一代代一中学子的成长,也浸染着新都教育历史的回音。这不只是物品的传递,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新都一中年轻教师代表洪莉老师作了《手执粉笔,提灯引路》的激情发言:记得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今天聆听张老师的故事,我们终于意识到这就是身边的教育家精神。总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教育家精神,是无私奉献、追求卓越、以文化人的张祖涌精神!真诚感谢张老师为学生、为教师,为我们大家的奉献与教诲,手执粉笔,我们也将追随新光,赶赴山海。



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原新都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唐顺发老师激动地走向讲台。唐老师精气神十足,声音洪亮而富于感染力:阅读所展示的张祖涌老先生的书稿,让我眼前出现了一座耸立的高山,“高山仰止”真切直观形象地展现在面前。我们看到一位老人百年人生的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翻开他的备课本,课怎么备,课该怎么讲,真真切切,字字分明。心中始终有信仰,有目标,一生不停地钻研。退休后,进行本土文化的传承,这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精神的传承,这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让孩子们树立对文化的自信,对文化的热爱,同样重要。



新都区政协文史委主任杨斌发言:“我觉得这场仪式,是一场彰显祖涌先生精神的仪式,是一场彰显新都一中传承的仪式,是一场彰显文史资料功能的仪式。集中彰显了新都一中辉煌办学80余年概括起来的三大传承:卓越师风的传承、优良学风的传承、至善校风的传承。正是因为有了祖涌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老师,让在抗日烽火中建立的新都一中有了值得辉煌的记忆。80余年来,一批批先生筚路蓝缕教书育人,一批批学子孜孜不倦笃志成才,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构筑起了新都一中“崇德向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精神高地。这场仪式也集中彰显了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开展65年概括起来的三大功能:民族精魂的弘扬功能、春风化雨的教育功能、守正出奇的创新功能。”



新都区教育局副局长梅红兵总结:“张祖涌老师亲属捐赠是对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教育传统和新时代教育精神的高度凝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教育家精神推动践行初心使命。张老先生作为我们新都教育人的楷模,是我们新时代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延续张老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传承张老先生的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推动我们新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繁荣进步。”






仪式上,嘉宾细细观看展示出的张老先生藏书与手稿无不深深震撼。高2023级24班夏梦晞写道:先生的每一本教案,捐赠的每一册书籍,都寄托着他对我们的期望。在无数个秉烛的夜晚,他阅读着学生的文章,而那些作业,如今已微微泛黄,躺在校史桌上向我们讲述一位百岁前辈的一生。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激励着无数教师工作者诲人不倦,感动无数学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谨先贤之遗风,传前人之薪火,张先生书籍文稿的交接,不仅仅是物品的传递,更是对他精神的传承,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感怀张先生及亲属的无私奉献,学习张先生的种种精神,投身到学业之中,终有一天,我们会带着张先生的期望,书盛世之中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