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清廉学校”,培育践行“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观,大力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纵深推进清廉学校的建设。新都一中围绕“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的建设目标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程,把思政教育与每周升旗仪式深度结合。
知法,是青少年法律素养的基石
学法,是青少年提升法治素养的关键
守法,是青少年法律素养的最高体现
一是学习宪法,尊重宪法。宪法的根基在于人们发自内心地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同学们要自觉积极参与校内的普法宣传,加强宪法学习,主动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通过电视、报刊、课堂以及参与法治培训等途径,广泛学习各种以宪法为根基的法律知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交通安全法》等,真正做到尊崇法律。
二是热爱祖国,珍爱和平。近期以来,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一些地区冲突持续不断,战火蔓延。我们之所以能在和平的阳光下,体味三餐四季、烟火人间,是因为我们背靠着强大的祖国。我们之所以能在这宁静的校园内读书学习,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维护和平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守护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和平的岁月,是珍贵的宝藏,我们怀拥这份宝藏,更应该用自己深植于心的情感,去热爱、去奋发。作为高中生,我们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我们充分认识遵守宪法法律义务的重要意义,我们自觉抵制社会和网络上不良的文化和现象,在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也都是一种最好的表达。
三是志存高远,珍惜青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的未来,正如诗人纪伯伦所写“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作为你们的法治副校长,我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获得更多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治安全的守护。我也希望在生活中,你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去体会这万千世界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赋予生命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诗:“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他说:“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全体师生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意识贯彻落实到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让法治觉悟在言行举止中见实生效,努力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排头兵”。
国旗下的思政课用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阔步人生路,将小我融入大我,与祖国共成长同进步。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