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郫都区实验学校保健室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关于校园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培训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的培训。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加实践的学习,让老师们掌握有关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的救护能力。此外急救培训的举办更好地传播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理论教学
1、首先校医解释了为何需要心肺复苏,即让心脏再次泵血以推动血液循环;同时讲解了脑组织在心脏骤停后4分钟的症状,从而让老师们明白了“急救的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
随后老师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步骤:确认现场是否安全;判断患者有无意识:轻拍重唤+仰卧位;启动急救反应系统:联系校医打120+就近取AED;胸外心脏按压:深度至少5cm,频率100—120次/分;开放气道:清除异物,压额提颌法;人工呼吸:捏紧鼻孔,包严口周;循环实施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意识。
2、介绍了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根据提示一步步操作,注意“只开机,不关机”。
实践教学
在心肺复苏(CPR)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巩固和加深对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老师们使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进行了模拟练习,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正确的按压位置、频率和深度,练习人工呼吸的技巧并熟悉AED的使用方法。
培训结束后,校医表示希望老师们能定期到学校保健室复习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急救。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老师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保护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文: 刘欣媛 图:周佳琪)
(来源:郫都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