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实验学校召开“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研讨会
为深化新时代立德树人实践,构建全域化品格教育生态,2025年2月27日,郫都区实验学校联动凉水井社区、明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召开协同育人研讨会。本次会议以“花育品格·家校社联动·共研品格教育新路径”为主题,聚焦家校社协同机制创新,探索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品格教育实施路径。
教育主体深度对话
会议由学校品格教育指导师刘世超老师主持,汇聚教育工作者、社区代表及专业社工三方力量。凉水井社区党委书记李忠玲带领社区治理团队,明诚社工片区主任杨雪梅携专业支持团队,与学校品格教育项目组展开专业对话,围绕资源融通、课程共建等教育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三维品格体系建构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吴颖系统阐释学校创新构建的“花育品格教育体系”:
基础维度:以“五育融合”为导向,将文明礼仪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纳入德育课程体系,通过主题月、文化周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培养。
特色维度: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艺术审美培育等特色项目,打造“心理健康周”“艺创空间”等实践活动平台。
融合维度:推进校社课程共建,规划法治实践、社区研学等跨学科项目,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
社区代表同步分享“儿童观察团”“古井文化探源”等特色实践项目,为学校劳动教育、地方文化课程提供鲜活素材。
育人共同体建设成果
经讨论,确立三大实施策略:
资源融通机制:搭建“郫实校-社区”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场地、课程、人才资源共享,建立季度主题教育联席会议。
课程共建工程:继续推进“社区治理实践”等特色校本课程。
评价创新体系:设计“品格成长志愿服务积分”,实施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证。
通过建立课程活动共建、基地共享机制,有效贯通“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未来将持续深化校社联动,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全环境育人实践范式,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文:刘世超 图:周佳琪)
(来源:郫都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