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幼小教育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幼小教育  

深化幼小科学衔接 “缓坡”助力儿童成长


2025-03-02 10:56:48  来源:百姓生活


——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与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联合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双向奔赴”研讨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聚焦幼小科学衔接中的重点、难点与痛点,探索幼儿园与小学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切切实实把幼小衔接的“陡坡”变成“缓坡”,2025年2月24日,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与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联合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双向奔赴’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亚莉带领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贺兵一行参观了幼儿园环境,并为大家介绍了幼儿园的办园理念、“陶乐”文化和“陶乐”课程,同时,阐述了此次研讨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真诚对话、深度合作、共谋发展。  




研讨活动在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多功能室进行,首先王亚莉园长和贺兵校长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提出了幼小科学衔接中的核心问题:“幼儿园应如何科学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小学应如何帮助儿童顺利适应?”同时,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大班组教师也代表孩子们提出了疑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小学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明远书院一年级老师提出“其实,新生家长(心态)也需要过渡”。这些问题一下子拉近了小学与会者与幼儿园教师的距离,双方很快进入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为全面了解幼小衔接现状,会前大班组老师通过问卷星开展了《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幼小科学衔接大班家长调查》《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幼小科学衔接大班教师调查》。研讨中黄晓飞老师反馈了问卷情况:家长调查显示,62.63%的家长对幼小衔接“了解一些”,44.44%的家长对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了解一些”,家长普遍对孩子进入小学的适应能力和学习压力感到焦虑。教师调查显示,41.67%的教师认为家长过度强调幼儿知识储备,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有25%的教师从未参与过,50%的教师认为幼儿园活动空间受限是一个矛盾。通过数据分析,幼儿园和小学管理人员看到了家长、教师的困惑与需求。



研讨中,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教师提出,希望中班幼儿有机会走进小学初步感知,大班幼儿可以深度体验小学一年级的半日活动;希望小学男体育老师给大班幼儿上一节体育体验课,小学有经验的教师给幼儿园的家长做个幼小衔接专题培训;希望幼儿园与小学定期开展联合教研。介于三十三幼与明远书院仅一街之隔,有老师提出希望借用小学大操场、学术厅开展大型活动,借用小学的功能室开展拓展性课程。




研讨中,幼儿园老师还提到,希望三十三幼的毕业生回到幼儿园给弟弟妹妹开展“你问我答”活动,到明远书院开展运动会,希望小学生能够充当志愿者或者小裁判等等。


在“两轮驱动、双向奔赴、三方共育”目标引领下,明远书院管理人员及教师在本次研讨中则聚焦四大核心问题,靶向攻坚。环境适应上,党支部书记、校长贺兵与一年级教师提出,要破解新生课间活动“玩什么”“怎么玩”难题,提出可以通过优化一年级环境来无缝衔接幼儿园“有很多玩具”的样态,缓解一年级新生从游戏化环境到小学科目式学习环境及方式的坡度。学习适应上,明远书院专职副书记毛清慧与教导副主任梁泉提出入学前,幼儿园要引导家长适度关注前书写及前阅读能力培养,提升学习专注力。生活适应方面,德育主任童智慧提出要强化一年级新生课间自主如厕意识、课间十分钟时间观念、有合理需求大胆表达等,推动幼小习惯无缝对接。家校协同上,大队辅导员盛娅迪希望通过小幼家校联合方式,凝聚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助力新生平稳过渡。明远书院贺校长也积极回应了幼儿园老师的期望,表示小学努力与幼儿园深度合作,构建联合机制,形成专题研究,以“管理双线领衔、问题精准施策”模式,为幼升小适应性改革提供创新范本。



此次研讨活动是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与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幼小科学衔接政策的重要举措,不仅搭建了幼儿园与小学沟通的桥梁,更在政策引领下达成了深度合作共识,相信,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协同努力,孩子们将能够更加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实现从“玩中学”到“学中思”的自然过渡,这不仅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也必将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最后,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王亚莉园长和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贺兵校长均表示,下来将切实落实本次研讨成果,打破学段壁垒,开展深度合作,在课程建设、活动组织、教师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幼小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有机衔接,为辖区内儿童构建连贯、科学的学习成长环境,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为幼小科学衔接、双向奔赴、协同育人探索更多新范式。 


(来源:成都市三十三幼儿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