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学校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坚持协同共育原则,发挥各方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为筑牢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安全教育“活起来”,2025年2月28日,“陶乐娃”走进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生命教育之旅”!真实场景演练+趣味科普视频,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化身安全小达人。
行前准备:把安全“种”进心里
活动渗透:活动前一周,老师们通过《地震来了我不怕》绘本共读、安全标志配对游戏等,让孩子们提前掌握逃生口诀。创编儿歌《火灾逃生歌》:“小火苗,快快逃,湿毛巾,捂口鼻,弯下腰,找通道……”
多重护航:园所与场馆制定 “4+3+3”安全预案:4名教师+3名工作人员+3名家长全程跟进,确保“陶乐娃”安全,还安排了四名交通安全员,在过马路时,提前用彩旗打造安全马路通道。
现场直击:萌娃解锁自救技能
第一站:灾害科普剧场
AR灾害模拟:火灾是怎么发生的?会造成哪些影响?通过观看灾害科普剧,帮助“陶乐娃”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用电用火及如何拨打119求救。
烟雾通道逃生赛:弯腰捂鼻快速通过,认准安全出口标识,寻找正确的逃生通道!
第二站:安全实战演练
地铁火灾大逃离:如果在地铁上发生火灾,要捂住口鼻,打开红色应急开关,等待车门打开,跟随疏散人群。
地震小屋大挑战:“轰隆隆…”警报响起!“陶乐娃”分别感受了3级、5级、8级地震,稳稳执行“伏地、遮挡、手抓牢”三步骤!
第三站:探秘灾害
防灾减灾馆有众多有趣的科普材料,讲解员们用朴实易懂的语言解释灾害成因,从地壳运动讲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幼儿要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细节亮点:教育藏在每一刻
关注孩子的关注,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寓教于乐,教师为“陶乐娃”介绍墙上的标识。
家园联动:安全守护不止步
亲子任务卡:发放《家庭安全自查清单》,萌娃化身“监督员”,带爸爸妈妈排查隐患,绘制家庭逃生图。
园长说
“安全教育不是重复说教,而是让孩子在真实体验中建立生命防护本能。”后续,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将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扎根童心!
结语:
“安全教育是送给孩子一生的铠甲。”此次防灾减灾馆研学活动,不仅让“陶乐娃”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了自救技能,更将“知危险、会避险”的种子深植童心。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将持续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理念,通过园家社协同联动,把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化为行动,让安全的翅膀护航每一颗童心向阳生长!
(来源: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