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和煦的午后,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小志愿者手持劳动工具,与身着红色马甲的党员、家长志愿者并肩劳作,在三圣街道大安桥社区文化广场构成一道跃动的风景线。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2周年之际,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白鹭溪分校联合大安桥社区开展“学雷锋·美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以劳动实践为笔触,绘就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的生动画卷。
“小锄头”挥动大担当:劳动教育扎根社区沃土
下午3时许,16名小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工作者指导下化身“环境美容师”。五年级学生雷森月蹲在花坛边,用儿童锄头仔细清理杂草,“原来杂草会和花儿抢营养,就像课本里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们默契配合,党员志愿者肖俊成边示范边讲解:“拔草要连根清除,就像我们学雷锋要持之以恒”。工具碰撞声、欢笑声中,100平方米的广场焕然一新,孩子们将垃圾分类装入环保袋,引得居民驻足点赞。
“家校社”共育新范式: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活动特别设置“三代志愿者”协作环节。白发苍苍的老党员黄棉昌握着孩子的手修剪绿植,“我像你们这么大时就在学雷锋做好事”;家长志愿者邱露、冯雪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孩子说要把雷锋日记画成连环画”。校德育主任肖俊成介绍,此次活动将劳动实践、生态教育与红色传承有机融合,“让学雷锋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校园延伸社区”。
“志愿红”点亮文明星火:长效机制守护美好家园
活动现场设立的“雷锋志愿岗”将持续运作,学生每周轮流担任“环保小督察”。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唐春雷揭开“绿地图”计划:“孩子们今天清理的区域将建成‘红领巾责任田’,定期开展植物认养、生态监测”。据悉,校社双方将共建“时间银行”系统,志愿服务可兑换社区教育课程,形成“奉献——激励——成长”的良性循环。
春风拂过焕新的文化广场,雷锋雕像前的红领巾们庄严宣誓。这场跨越62载的精神接力,正通过稚嫩却坚定的双手,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播撒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正如四年级学生杨希乐所说:“今天我做了一回‘小雷锋’,原来让世界变美好,就是从弯腰捡起一片落叶开始。”
(来源: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白鹭溪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