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幼小教育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幼小教育  

弦歌不辍育桃李 美美与共启新章


2025-04-02 20:23:54  来源:百姓生活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锦汇东城小学共建美育实践基地


当高等学府的弦歌雅韵遇见童声校园的琅琅回音

当学术殿堂的教育智慧播向基础教育的希望沃土

一场关于协同育人的双向奔赴

在三月的春风里正式启程



2025年3月28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正式签署教育实践基地协议。双方将以艺术教育创新为支点,共建“高校研训-教学实践-成果转化”一体化美育平台,开启协同育人新范式。


高山流水 知音共话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曹欣以“美育如丝竹,贵在弦与心的共鸣”为引,强调教育应传承与创新并举,共谱新时代师道传承的华章。他重点指出,高校需下好实习促就业的“先行棋”,通过畅通校企渠道、联通培养机制、融通资源优势,使实习成为链接学业与职业的强效纽带;同时要精准落子“供需匹配”关键棋,针对岗位要求动态分析学生学历、资质与特长,结合用人单位需求订单反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锻造新时代毕业生“人职匹配”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的育人目标。 



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谢琳提出构建“三位一体”就业协同体系:横向以“学科交叉”为突破口,建立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选才机制,拓宽就业合作维度;纵向以“全链条贯通”为目标,深化“实习-就业”双轨并行机制,实现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创新打造“校企共育”新平台,通过建设就业资源信息库、开展职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推动用人单位需求与高校培养端精准对接,形成“人才输出-实践反馈-课程优化”的闭环生态,真正实现育人质量与用才效能的双螺旋提升。



青蓝辉映 薪火相传


锦汇东城小学罗校长深情回顾川师学子的成长足迹:“从舞台中央到三尺讲台,从琴房苦练到课堂耕耘,川师学子将艺术灵韵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在孩子们心田播撒美的种子。”他特别指出,川师毕业生输送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功底,更是艺术教育独有的育人视野与人文情怀,“这种双重赋能正是新时代美育教师最稀缺的素养”。罗校长展望道,期待以实习基地建设为契机,构建“校际共生”育人模式,培育出既能以学识驾驭课堂、又能用艺术点燃心灵的美育先锋,让每间教室都回荡着弦歌不辍的动人回响。



多位川师音乐学院毕业生代表集体回顾成长历程,他们共同表示:“从莘莘学子到三尺讲台,母校赋予的专业底蕴让我们在小学美育中找到了新坐标。无论是将专业技法转化为课堂互动设计,还是把实际理论重构为跨学科教学模块,每一次创新都是艺术基因与教育使命的共鸣。”


黄校长总结道:“这批青年教师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埋头苦读’到‘美育播种’的升华,他们的蜕变印证了专业师资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芳菲满径 踏歌而行



走访团深度参访学校“三维美育空间”:音乐教室童声合唱展演、充满美与艺术的走廊、锦绣艺术工作坊,直观感受艺术教育校本化实施路径。合唱团孩童眸映星河,唱响由学校郑玲老师改编的童声合唱《大凉山的阿惹妞》与二声部合唱《悬崖上的波妞》,用歌声架起宫崎骏动画与巴蜀童谣的彩虹桥,赢得川师大专家团热烈掌声,专家们特别指出:“锦绣童声合唱团的专业性与童真感的平衡,正是美育浸润的最佳注解。”



墨契金声 未来可期


签约笔落惊鸿处,两双手共拓一方印:“美育者,非独技之精,实乃心灯相续之道。”最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签订实习与就业基地协议并授牌。双方将在课程研发、师资培训、艺术展演三大领域开展合作,每年联合举办“高校-小学美育成果对话展”,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教育不是独奏

是琴键上学术蓝与童真橙的即兴变奏  

是叮咚童谣与学院派赋格的复调交响

当高校的星辰落进小学的星河  

这场跨越围墙的育人之道  

终将成为文明长河里  

永不消逝的文化基因回响  


(文:孙晓颖 黄俊蓉 图: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来源: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