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五育并举,发展高质量的龙泉教育


2020-05-23 08:26:19  来源:百姓生活网


——成都经开区教育局负责人就《关于落实“五育并举”推动龙泉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答记者问


百姓生活网讯近日,中共成都经开区党工委(龙泉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成经开委教领)(以下简称《方案》)。教育局负责人就《方案》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方案》是新时代我区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意义十分重大。一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二是服务成都市城市东进,实现区委区政府建设“优教龙泉·教育强区”,打造“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的战略需要。三是回应广大市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进入新时代,市民群众更迫切地期盼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亟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区域教育的质量,彻底扭转学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质量与中心城区有差距、发展与城市能级不匹配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四是深化我区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十三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基础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均衡化指标的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普及率、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和高考成绩跃居全市前列,目前正处于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阶段。同时,基础教育领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明确思路、目标和措施,加大保障力度,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方案》起草的思路是什么?


《方案》起草研制经历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等过程,并报中共成都经开区党工委(龙泉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基本思路是:一是明确政治站位。更加重视加强党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领导,更加突出基础教育的国家意志、法定要求和区域战略需求。二是强化价值引领。着重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着力引导学校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观念,着力引导教师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解决现实问题。针对在落实“五育并举”、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教育发展评价、强化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举措。四是坚持协同育人。统筹利用社会各类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


3.《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方案》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聚焦质量、课堂、队伍和管理,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案》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一是遵循规律,科学发展。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本质,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强调统筹协调,把“五育并举”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落实,提高质量。强调定位目标,明确职责,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强调创新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构建“五育并举”支持体系。  


4.《方案》对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方案》从支持体系、学校品牌和改革成果三个方面制定了各阶段的奋斗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23年,基本建构起“五育并举”的支持体系,包括教育理念更新、设施设备配套、队伍结构优化、课程资源丰富、评价体系完善。重点培育一批“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学校。形成在成都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五育并举”区域实施策略。第二个阶段,到2025年,健全区域“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支持体系。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的高品质学校。形成在全省范围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五育并举”区域方案和改革成果。第三个阶段,到2035年,形成“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良好教育生态,教育发展跻身全市前列,产生一大批有全国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品牌学校、知名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素养优异、有国际视野的莘莘学子。形成“理念先进、施策精准、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五育并举龙泉模式”。


5.《方案》就“五育并举”提出了哪些教育主张?


《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五育并举”教育教学观,即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绿色发展。具体包括: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坚持智育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坚持体育为基,树牢“健康第一”理念,培养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塑造强健体魄。坚持美育为要,强化熏陶和体验,培养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坚持劳动为本,明确劳动对人的成长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运用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成果,开发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精准分析学情,实施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突出评价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育人方式和教学方法,优化智育的时间占比,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学科渗透和融合,强化学段和学科协调,突出全员参与和全程育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6.《方案》就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方案》提出了四个方面12条具体措施。其中,在树立“五育并举”教育教学观方面,提出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在深化“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5条具体措施,涉及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教研科研、教育信息化、学校品牌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建设“五育并举”的干部教师队伍方面,提出了3条具体措施,比如,提出“引进和培养全科教师”的要求;在构建“五育并举”监测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全面监测和科学评价,注重过程性、增长性、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要求。


7.《方案》有哪些特点呢? 


《方案》紧跟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站位高,行动快,既坚持贯彻党和国家要求,又根据区域特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路和主张。本《方案》有四个特点。第一,突出了三个导向,即区域发展的问题导向、工作推进的目标导向、落实任务的结果导向。第二,体现了四“性”,一是针对性,针对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难、热、堵、痒的问题;二是导向性,引导教育发展,引导办学观念和行动;三是实践性,突出实践的可操作,四是创新性,思路和措施有创新,部分措施在全国都具有领先性。第三,内容上突出了三“化”,即条款化、项目化、责任化。第四,《方案》还特别强调了“组织与保障”。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实施保障、加强办学自主、加强“五育”协同、加强舆论宣传的要求。突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了区域行之有效的做法,又吸纳全国各地具体有效的成功做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