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质文化高速发展,“家风家训”传承似乎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什么是家风呢?家风就是家族成员间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世代相传的优秀家庭风气、习俗,长辈言传身教,晚辈火尽薪传。
明代《增广贤文·上集》中提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一语道出杨勇、唐波这个温馨小家庭的家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任何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丈夫杨勇和妻子唐波分别在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新城社区和华兴街道沈家桥社区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疫情来袭 入户摸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原本春节带两个女儿度假的出行计划。作为社区工作者,2020年1月24日大年初一,夫妻二人在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第一时间投身到辖区防疫一线。防疫初期正值全国欢度新春佳节之际,入户摸排人手紧缺,丈夫杨勇深入小区院落挖掘防疫志愿者,联合小区物业、民警、志愿者,挨家敲门入户开展居民信息摸排。
勇担重任 敬业加班
除了参与社区新型肺炎防控入户排查,夫妻二人作为党员,勇担重任,还负责防疫信息入户收集、各网格数据汇总上报、志愿者管理和物资领取配发等工作。夫妻二人春节期间连续40多天上班,每天积极投入社区新型肺炎防控工作,丈夫杨勇常常和同事一起连续加班至深夜12点,因长时间工作导致眼部干涩,眼角膜差点脱落。
物资紧缺 合理配发
由于春节期间防控物资十分紧张,妻子唐波每天都要做好防控物资接收、登记、发放,确保防控物资用到实处,同时对防控物资需求和存量底清数明,提前预判,积极落实防疫物资调配、购买工作。同时,针对部分院落居民骨干、门卫不会使用红外体温枪、登记不完善的情况,结合社区跨院落交叉检查、发放口罩间隙等契机,反复耐心教导防控人员使用,引导大家把好防控第一道线。
防控不放松 日常工作不落下
为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妻子唐波每天上午反复核对、筛选分类、汇总各网格数据,及时对接上报街道;下午不定时深入院落收集防疫宣传素材,通过基层公开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编平台和今日武侯报、百姓生活网、今日头条、四川科技频道社区生活网等网络媒介进行及时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各网络媒介共发布社区防疫报道近70篇。
境外疫情加剧 再次投身一线
在国外疫情日趋严重、入境人员大幅增加的形势下,3月20日起,响应簇桥街道号召,妻子唐波加入簇桥街道机场专项防控小组,先后前往宜尚酒店、戴尔蒙酒店,配合街道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翻译,唐女士通过微信、电话与境外抵蓉外籍人士联系沟通,引导集中观察人员了解酒店集中隔离须知,配合综合组做好台账登记,协调解决个性化问题,做好离店关怀及温馨提示。由于境外人员抵蓉时间不固定,她有时深夜仍需坚守岗位,做好境外人员入店、离店接续工作,甚至现场直接面对面做好境外人员诉求调解工作。
敬业顾大家 大义舍小家
夫妻俩数日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毫无怨言,唯一让他们惭愧的是天天早出晚归,完全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女儿,多亏家中父母倾力照看。
连续40多天,每天早上出门时,两个孩子还未醒来。深夜,夫妻俩回到家时,家里的两个孩子早已入睡。大女儿电话求解不会做的作业,得到的回答常常是:“还在忙呢,不会的先放着,先做会做的!”
一次,他们回家看到大女儿睡着了,身旁有一张留言条上写着:“妈妈爸爸,你们还没有回来,我想你们了,好久都没有和你们一起吃晚饭。”二人不禁潸然泪下。尽管如此,第二天夫妻二人仍旧义不容辞地加入防疫大军,只希望疫情早日烟消云散,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防疫添砖加瓦。
身为中国共产党员,他们不惧疫情危险,舍小家为大家,跟随社区党委一起守护家园平安。妻子常常说:“责人之心责己,党员更应冲锋在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夫妻二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践爱岗敬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党旗在社区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簇桥街道新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