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青羊区四年级数学观摩教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实验校文苑分校开展
百姓生活讯2021年4月21日下午,在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小学教研员张莹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全区四年级数学老师在成都市实验校文苑分校开展了以“常态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学观摩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李玥彦老师执教《字母表示数》一课为载体展开。课上,李老师从孩子们熟知的年龄进行引入,出示淘气某一年的年龄并进行续写,并由“我们如何概括淘气某一年的年龄?”引发思考,从而引导孩子们探索更加简便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这样孩子们知道字母不仅可以表示已知量还可以表示变化的量;再给出猜李老师的年龄,引发孩子们质疑、比较、选择,体会同一情境下相同字母表示相同的量;接着再给出“李老师比淘气大18岁”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在应用环节李老师不仅紧扣新知,也采取正反向举例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因此建立符号意识、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则贯穿全过程。
在课程结束后由程琪老师从课程层次设计理念以及磨课过程进行了说课,明确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量,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变化的量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而针对具体的学情则将年龄定位为新知探究的主情境,而将书本的主情境图调整为练习,这样更符合学生实际。学生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分析概括、质疑选择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最后,张莹老师就如何在“常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了专题分享。张老师带领老师们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中关于课程理念、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相关内容,以此为载体谈了关于数学教学的工作思路,张老师指出数学教学的重点工作是在常态教学中紧扣数学本质和数学核心素养,上好日常的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同时也兼顾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有着滴水穿石的恒心和毅力去渗透和沁润,使核心素养真正地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