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春校长参加《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并作经验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12月21日,《教育家》杂志开展线上圆桌论坛,围绕如何实施“五育并举”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专家、校长和教育同行上万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隆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明春作为特邀嘉宾之一,与各位校长、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就“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实现五育融合发展”这一议题,何校长基于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学校的探索和实践,作了以下报告:
隆丰小学课程理念兼顾“五育融合”。学校围绕“立德、传承、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依托川剧为代表的优秀天府传统文化,以“立德”为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智育、美育元素,进而实现五育共同发展的理念,确定了建设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五育并举校本课程体系。
隆丰小学在课程开发上实现“五育并举”。在开发出以“川剧”为代表的“蜀韵美”川剧系列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继而开发出以“成都平原”劳动为内容的“蜀韵香”劳动校本课程、防疫期间还开发出“居家美生活五育课程”,做到了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均实现五育融合发展。隆小的课程开发,由一滴“清泉”找到“浩瀚”大海,逐步实现“五育并举”的良好局面。
隆丰小学教学实施关注“学科整合”。为了实现学科整合、五育融合,隆小的学科教学,倡导着眼“大”、基于“人”、成于“动”。着眼“大”,即学科教学一定要有“大语文”、“大数学”的课程目标观,关注“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达成。基于“人”,是指学科教学中,一定是基于“完整”的人的成长,除了关注智育,还要关注德育、美育等。成于“动”,是指教学实施中,一定要有依托学习任务的实践活动,让知识在活动中内化,让五育在活动中培育。
隆丰小学教学评价形成“五育指标”。何校长认为,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要靠成体系的“五育”评价指标来导向和纠偏。课程教学实施中,除了以“课程标准”为评价指标外,基于儿童成长的核心素养,也应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隆小正在探索“课程指标+五育指标”的多维度教学评价标准,力图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真正达成“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目标。
本次何校长在圆桌论坛上交流五育并举的经验,传播彭州教育声音,得到了各中小学校长以及专家的认同。五育融合发展,是学生培养的整体观念。今后,隆丰小学将把五育并举落实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坚持五育融合发展,培养具有五育融合育人思维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继续探索实施符合 “ 五育并举 ” 要求的评价方案,保证育人方向不偏离,真正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抓住一切契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