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和平学校召开“和融·乐考”总结会
百姓生活讯(易涵)1月10日下午,成都高新和平学校以“落实‘双减’,‘乐考’提质”为主题召开“和融·乐考”总结会。于建校长、杜明元副校长、办公室班超主任、教务处唐若菱主任、周鹏副主任、教科室秦建军主任、德育处曾联主任以及学科教研组长与全体一二年级各科教师共同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双减”背景下的“和融·乐考”,分别从考查形式复盘、考察内容研讨、考查对象发展等角度开展讨论。
教师视角
“乐考”实施有思考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李敏老师谈到:“乐考”是一次创造。李老师从各学校乐考对比进行分析,提出了“乐考”中的“考”需深挖,通过科学的分层设置让学生日常学习成果得到科学的评价,在“乐”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考”中反映问题,在此次“乐考”中做到春风化雨般的文化浸润是语文评价的一次创造性变革。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赵红梅老师认为,“乐考”评价与日常评价应有效结合。赵老师总结到这次“乐考”还有些许不足,结合“乐考”,赵老师设计出了日常评价表,让乐考真正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闵婕老师作为美术组的优秀教师,她谈到“乐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乐学”。美术学科从技能技法到育人,要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语言表达自己,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用美来表达生活。美术融入“乐考”需要注重会场布置,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闵老师就本次美术“乐考”——灯笼制作入手,详细分享了“乐考”的内容设置,并对下一学期“乐考”进行了展望。闵老师的总结将讨论会推向了高潮。
年级组长申怡悦老师、钟青老师就“乐考”如何精准、有效反馈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发言。
教研视角
“乐考”开展有标准
唐若菱主任从多年教务管理者视角出发,谈到“乐考”是一种学业质量的评价与检测。“乐考”有乐有考,其评价标准包括结果、过程、增质、综合四个方面。结果反映问题,过程科学可视,既减量又提质,最终可考验出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她谈到本次“和融·乐考”在感动中进行,相信会越来越好。
周鹏副主任回顾了乐考从筹备到实施的过程,他提出“乐”与“考”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并且也是教学检测的一次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不仅学生成长了,作为教师个人也在其中成长。
学校视角
“乐考”育心也育人
最后,于建校长和杜明元副校长从学校层面出发,总结此次“乐考”工作。
杜校长提出,“乐考”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倡导“乐”中求趣又求意,让乐考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一次学习经历。同时要有目标与结果,深挖课标要求,并有效地对内容进行科学的延伸。要把“乐考”常态化,据实制定“和融·乐考”的时间节奏,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去。
于校长指出,“乐考”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进行项目式、主题式的乐考设计是未来值得探究的方向。于校长总结本次“乐考”,肯定了老师们在工作中凝聚的真心、真情,而老师们的“真思”更是前行的根。他就“乐考”工作向老师们提出期望: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测评标准,构建关注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测评方案。他鼓励老师们带着“真思”前进,用真心育人。
结语
为了孩子全面且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