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作品展示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作品展示  

浅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9-08-13 16:15:48  来源:

青白江区人和学校 陈雪梅


【摘 要】受地域差异和信息传输以及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城区作文而言,尚不尽人意,师生在中考作文中分数也只能望“城区者”项背。但是,纵观历年四川省的中考,作文60分的“重分量”,的确令各个师生垂涎,欲得之而不能,欲舍之定不可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缺失原因   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探索,无论是学生的知识面、理解力、观察力和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还是从最基础上的语文素养,比如,书写、错别字、词语整合、从实际事件出发等,都作出了相应的思想转变和相应教学措施的改进,而最终取得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知识面、交际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内容即是结合我们在农村的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作了些浅显但有益的探索和分析。


欲成其事,必力其器。欲胜其局,必知己知彼。首先,我们要针对各个区域了解当地学生的学情。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和可受教育程度,农村学校的各项信息来源,学生知识面广博度,学生从小受教育的知识量和融于自身而写作的整合能力。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缺失的原因


以农村学校为例,造成农村学校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基础性原因,就学生而言大体有以下四点:


第一,他们中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家长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


第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够且监管不力,以至于在对事物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上略有不足。


第三,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小接受到知识仅仅来源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述,很少有课外知识拓展的机会,其能力的提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写作中,在原生活的基础擭取素材而“艺术作品”整合加工时,因为少了之前三个扎实功底的积累和能力的升华,农村初中的学生作品也就出现了许多问题:辞藻单一乏味,内容索然无内涵,叙事泛泛而论,情感升华简单直白而“粗暴”,没有深意可言,更不提艺术赏析。


这些皆是导致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缺失的学生身上的原因,然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缺失的更重要的原因还在教师方面,其表现为一下价格方面:


第一,大多数农村初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对语文作文教学不够重视。特别是偏远地区,尤为突出,农村学校中的教师本身受教育程度就有限,何况于学生?加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老一辈的一线教育者自身写作素养也不高,传授给学生的就更少了。所以,要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新的教学理念,还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才能指导学生习作。我们往往让学生练习写作,但很多老师却没有自己亲自站在学生的角度习作,考虑学生的视角,去深挖学生苦于写作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随意性强,形式单一。农村初中教师的作文训练多强调形式和技能,忽视对作文中内容的指导,更忽视文章中内容的真情实感的挖掘,强调作文框架和得分格式,更有甚者,由教师写出作文的大体模式,无论作文主题是何内容,统统往框架里放置,如同套用公式一般。这种情况,学生多数能够得到一个中上一点的安全分数,但却几乎不能获得高分,摘得巨果,写得佳作,也使得一些听话的学生空有一身“才华”而无处施展而泯然于众人。


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已渐渐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传授诸多的写作知识、写作技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第三,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够。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缺少素材,教师训练随意化,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社会发展变化等方面的限制,教师时常也是重视课本教学,而未将重心放在进展比较缓慢的作文教学上来。加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效果显现的并不明显,所以很多人都放弃重视它,这既让人感到遗憾,又让人觉得无奈。所以说,让农村语文老师重视语文写作和重视课本解读一样都很重要。


第四,农村初中教师脱离实际,不能引导学生把作文融入到农村生活之中,结合农村特殊的地域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面对广阔的农村天地那么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学生却无内容可写的局面,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难得过问,得过且过。其实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很多时候觉得城市热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觉得城市才有更多写作内容,殊不知,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农村大天地里,一样蕴藏着众多写作素材,等待我们去发掘和开垦。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明白“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五,农村语文教师工作繁重,疏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农村学校教师缺编,许多农村语文教师的周课时都相当的多,同时还会兼职许多教学以外的工作,而对于作文的修改,众所周知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所以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被懈怠。比如面对农村学生写作随意性强,口头语和地方语言浓重,不加修饰和选择即拿来使用,“土”味儿重,让人不容易理解,实际没有内涵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不能修改处如沈从文的《边城》,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沙汀的《还乡记》等文坛中的一些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的质朴和纯净呢? 再比如:一学生的习作,例举了周末在家帮家长收玉米的事情,这一学生全文均是简述,把它写成了记叙事件的记叙文,依次交代怎样掰、背、麻(四川方言口语,即“搓”)、晒、收、磨、吃等几个方面。选材没有重点,内容安排没有详略,且多次使用地方口语,让阅读者云里雾里,不甚求解。面对此种文章,我们教师的是否应该给予恰当的点拨,使之按照逻辑顺序,有详有略,有条不紊一一叙说,浓墨重彩富有情感的的描写呢?引导学生就这题材在情感的抒发上,小处着手也可以是作为孩子为父母、爷爷奶奶农忙的孝顺之道。大而写之即是作为学生如何在家收获劳动成果,享受果实喜悦呢?


综上原因,再纵观历年四川省的中考,作文60分的“重分量”,的确令各个师生垂涎,欲得之而不能,欲舍之而定不可的尴尬局面。常常可见,考场外,因作文而失意扼腕叹息的遗憾、难过,也有洒泪于考场而不能自持的辛酸考生。足见,得作文者得语文也!其他题目若不有一个做错、做偏,那是几分的落差,倘若作文有了闪失,抑或写的不尽人意,可谓是“一招失意,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这也必将使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缺失的应对策略


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因此,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语文作文教学时,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农村学生常年与山水为邻,与田园为伴,最贴近于自然,不仅能最有效而直观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而不求回报般馈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者,就会惊喜的发现,生活中处处有风光,生活中处处有素材,生活中处处有感悟。明白“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留心,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生动有趣的民风习俗,朴质恬淡的家常生活,都可以为语文作文素材注入鲜活的源头活水。陶渊明不就感叹农村生活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久久的满足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姿态吗?


农村生活注重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节日,开展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语文作文教学,将之作为学生作文素材。农村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劳动对他们来说如数家珍,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结合农村农忙季节,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然后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开展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练笔机会


农村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这些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学校要精心为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通过评比选出优秀篇目给予奖励,并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平台,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燃起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与信心的火花。另一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教师要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内活动作为指导学生练笔的内容。比如说,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利用班会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看世界讲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去认识和感受除开自己生活的天地以外的世界,打开眼界)朗读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比赛的激情,比赛中精彩激烈的场面,都是学生进行素材采集和头脑加工的好时机,待活动结束 ,辅以教师的提点和指导,就可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练笔机会,最后在加以修改、斟酌,定有佳作的诞生,且源自于生活的创造,经久不息,历史弥坚,传承和发扬农村生活中的优良传统,摒弃和抨击落后农村中的世俗和不足。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兴趣是成功的导师,没有兴趣的创造,没有兴趣的写作,都是敷衍了事,都是完成任务。而且,那种写作过程,是一种煎熬,是一种痛苦的挣扎求生本能。它失去了拿着灵感去寻找最美丽的语言和文字来记载和反映世事的由衷情怀,也失去了创作过程中重温事情的那种喜怒哀乐,更失去了写作中如痴如狂、精益求精的对文本的“挑剔”“推敲”的乐趣。只有满心的兴趣,才能让你在文字和语言,在段落和诗句的天空中任意翱翔。当学生头脑中有素材、有积累,而又乐于输出这些信息,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那么通过不断的坚持后,文笔自会生花,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够大幅度提高。


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美的能力,每一个日出与日落,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每一处繁花小草,每一季的风云变化,田野的广阔悠远,山花的芬芳烂漫,枝头的虫鸟鸣叫,河边的螃蟹鱼草……都有美可以发现,天天在眼皮底下的小树,在季节变化中也多姿多彩起来;屋檐下刚垒起的燕子窝,在燕子妈妈的努力下生机勃勃;地里的庄稼一茬一茬的收割,在收获的喜悦中不断更迭。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每周练笔的习惯,教师坚持每周批阅,并坚持讲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灵感。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不断探讨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和策略,利用好农村广阔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独特视角,开发学生习作思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