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实现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作为,是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一所学校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更离不开学校管理团队的掌舵。抓好管理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团队行政素养,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教育为先,育才为本。培育什么样的人,是新时期现代教育的首要问题。目前,成都市成华小学校教育集团以提升新时代人才培育“自身造血”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教师发展共生体”专题研究,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此次研究,既契合国家的教育发展理念,又有助于学校教师人才培育举措的落地生根。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日前,成华小学教育集团管理团队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专业性强、规律性强,管教育的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更要尊重和钻研教育,努力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的教导,紧紧围绕“素养提升”这一关键主题,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次育才树人学习分享活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党、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学管理团队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对即将开展的管理工作做了精细的决策,并达成了共识,具体表现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指南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师。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职业最鲜明的本色。通过“教师发展共生体”教研活动的开展,向全体教师传递教育思想,即教书育人要做到眼中有人,将学生放在首位,用爱心、真情、榜样、人格去塑造、感化、激励、熏陶,为莘莘学子赋能。
永怀赤诚之心,忠党爱国奉献。着力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即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都集中体现在教材中。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项目为抓手,打破传统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设计的统一。
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聚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深入课堂听课,实行约课制度。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核心所在。坚持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实际情况,促进教师钻研教材,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制定并实行“约课”制度,针对教学方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到位
学校,是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双减”的主阵地,教师是“双减”的主体。“双减”政策,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成华小学教育联盟教师发展共生体,依靠团队的协作,以研促教,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能、高效,探索教学改革,落实“双减”政策。
完善作业考试辅导。教师进行“减负高效、优化作业、落实双减”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巩固学科内基础性和实践性作业的基础上,创新多样课后服务,积极探索学科间的融合作业。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时,继续开展单元作业设计研究,形成课堂教学或作业研究成果。(供稿:成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