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讯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3月22日下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教所副所长,省语文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刘晓军老师来到了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指导了一节五年级语文课,还给附小老师带来了“实施有效教学 助推自主建构”的专题讲座。
活动伊始,李超老师和五年级的孩子们为大家带来《杨氏之子》这篇古文课。李老师带领孩子们多次诵读这篇经典,抓住“机智”和“聪慧”的逻辑线索,引导孩子们深入学习,体会传统语言的精妙绝伦。
刘晓军老师,崔雪梅校长,董双威副校长深入课堂。
课后,刘晓军老师充分肯定了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让附小语文组老师各抒己见。
大家畅所欲言,谈论听课收获并对课堂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评课最后,刘晓军老师对李老师的课作出了总结和相关的修改建议:一是要深挖课文背后的逻辑线索;二是要让学生先自我发现,再启发教学;三是要关注学生,更好地做到学生本位。
评课结束后,刘晓军老师进行“实施有效教学 助推自主建构”专题讲座。
刘晓军老师从阅读国家战略意义价值谈起,解释了什么是国民阅读力审视与求解,进而谈到多样阅读实践与课程,叮嘱老师们在把阅读带给孩子们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阅读。
刘晓军老师不止一次强调现在就是全阅读实践的绝佳契机,作为附小教师,更要在国际视域中进行阅读素养检视,最终形成自己的可以分享的阅读研究成果。针对语文阅读课程建构,他指出:从课内精读到群文阅读再到整本书的阅读实践是语文老师应该长期坚持和深入研究的命题。
短短两小时的讲座,刘老师时而调侃诙谐,时而深刻严肃。既带老师们仰望星空,看到了未来教学的新动向,也召唤老师们俯瞰大地,坚守语文思维与语用共融共生的本源。
春,有韶光淑气的柔美,有欣欣向荣的生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天,成大附小的语文人再次紧紧地携手语文课程,一同走向属于“语文教育”的诗和远方……(文字:杨诗雨 图片: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