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记录城市与雪山“同框”的美好
百姓生活网讯(杨显云 刘伟 贾元东)“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千年前的杜甫就曾说过,在成都,可以遥望雪山。
春天来了,家,早已关不住他那颗渴望拥抱春天的心。一到周末,他就追着绿道跑,在双流的绿道上,他用镜头见证了第一朵迎春花变黄、第一朵桃花变粉,第一朵梨花变白……而他还善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相机,去努力见证着杜甫这一绝句所描绘的壮丽场景,多次拍摄到城市与雪山同框的大片。这个人就是双流摄影协会的一名80后的资深摄影爱好者刘伟,这些年他一直在成都双流起早贪黑地“捕捉”雪山的身影。
城市与雪山“同框” 美图刷屏朋友圈
经过几天降温的阴雨天气,晴朗的清晨空气能见度特别好,一大早便赶到空港花田拍摄点位的刘伟收获满满,举目向西望去,“大雪塘、四姑娘山、鱼嘴峰、盘龙山、华西雨屏峰” 雪山连绵不绝,甚至距离成都直线距离120公里,海拔6250米的幺妹峰也清晰可见……清晨8点50分,皑皑雪山与双流这座城市“同框”的摄影作品,在双流人的朋友圈刷了屏,微友们纷纷点赞刘伟的“遥望”战果,雪山与幸福美丽新村“同框”,与降落的飞机“同框”,与上班路上匆匆的行人“同框”,与主干道上疾驰的车流“同框”……照片中的雪山似乎近在咫尺,日常生活因此也显得更加诗意。
曾是“空港花田”的“网红”摄影师
刘伟还是双流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的“网红”摄影师之一。空港花田绿道旁,大片油菜花打造的熊猫图像憨态可掬,萌化人心,市民纷纷来此拍照留念。
2018年,刘伟和几名摄影爱好者一起围绕着“空中看熊猫”、“花田看飞机”拍摄了一组双流空港花田的照片,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推出后,一度成为成都市的“网红”,双流空港花田大地景观也成了成都的“网红”打卡点。作为摄友发烧友,他把自己的一腔热忱融入到了花海、绿道、公园、人物、蓝天白云、神秘雪山之中。
在刘伟的手机上,一组组特写、航拍的公园城市图片折射着城市的绿色魅力,一幅幅城市与雪山同框的美照不断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美景。空中,大地景观上的熊猫栩栩如生;花田里,孩子们欢快地奔跑,幸福的笑脸绽放;运动公园的绿道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孩子们在绿地上幸福地奔跑,大人们悠闲地散步聊天;雪山影映下的城市,新农村风景如画,“银鹰”冲天而起,人们忙碌有序……
“11年前,我刚到双流工作的时候,各个公园是分散的,双流的新城公园也刚刚开建,整个城市里只有棠湖公园的人气最旺。”谈及11年前双流的城市形象,刘伟记忆犹新。“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双流已有‘五湖四海’、空港花园10多个公园,并且还有151公里已投用的绿道,将双流众多公园串联成网,整个城市因为绿道串联变得更生动活泼,魅力指数飙升。”刘伟感叹,这些年,双流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公园城市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双流蓝”出现的频率加快,推窗见雪山再也不是奢望。
做“高冷”雪山与“寻常百姓家”生活的记录者
“从西汉到清代,有近30多位诗人在成都平原写过有关遥望雪山的诗词,说明雪山不是孤立的景观,而与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拍摄雪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框’,是我这几年关注的拍摄专题之一。”刘伟期待,雪山牵引他看见更多城市与雪山“同框”的美好瞬间。
刘伟认为,从摄影表达来讲,如果只是孤立地贪求拍摄到雪山本身的清晰度和特写大小,这样是失去美学意义的。“雪山之美,正是因为我们与雪山的距离遥远,不易抵达,突然在某个清晨或者傍晚,雪山惊艳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它代表了让我们无比向往的自然和远方,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这个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引起人们大量的关注,以及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关注和思考,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大背景之下,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刘伟频繁举起他的相机,年复一年,在四季交替当中,将雪山和城市、雪山和绿道、雪山和飞机高铁、雪山和城市中的人群等元素组合在一起,用摄影师的执着和敏锐的观察力,带着人文关怀的镜头语言,将这些“高冷”的雪山与“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一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