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传播 百姓生活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教育之声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教育之声  

青春伴书香 不负好韶光


2022-04-18 21:35:11  来源:百姓生活


——温江二中青年教师成长学院“阅读·悦读”主题活动


“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温江二中青年教师成长学院于2022年4月14日下午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了“阅读·悦读”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也是自青年教师成长学院成立以来的第四次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将开启本学期青年教师们“共读·共享”之旅。



赠书——勉励促成长


一卷书,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一声声殷切地勉励,学校行政团队亲手将《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一书赠予青年教师代表们,希望老师们以书为伴,用阅读点亮人生。



分享——阅读生智慧


初中部优秀青年教师朱曦老师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并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从杜威的《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汲取到的教育智慧。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基于这个理念,身为班主任的朱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广泛的活动。如开辟班级菜园,培养劳动意识;开展手抄报比赛,培养竞争意识;开展班会活动,培养爱国情怀……活动不论大小,皆饱含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生活,在活动中成长。



分享——阅读得新知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周何霞从专业角度分享了她阅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议》一书的心得体会。周老师就观课、磨课、评课、议课做详尽分析,名称不同、内涵有别、方法有异。观课议课让教师对课堂始终保持开放和审视的态度,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实践、成长的过程。此外,陈大伟老师的大课程观、对理想课堂的定义等等,周老师都逐一解读。课程是环境与活动的有机结合,课程效益好坏的关键在“人”,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建设优质课程和精彩课堂。正如朱永新老师所言,理想课堂应该是有“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的课堂。



春日好景,绿肥红瘦,皆是自然的深情诉说。

一本好书,中外古今,都为智者的赤诚抒怀。

读书促成长,不负好韶光。


 教师感悟:


“用心阅读,多读多新”,在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下,我深入明白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全员参与,共同建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做到眼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才能在教育时代的大背景下真正立足于学生,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时代。


——初中语文 朱虹霖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这个春雨蒙蒙的下午,我们进行了第四期青年教师学习活动。


今天的活动主题是“阅读·悦读”。朱曦老师说:“我们要从书中汲取教育的智慧”。她给我们分享了教育学家杜威的《经验与教育》这本书。朱老师汲取书中的教育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教育融入到生活,融入到孩子们的实践中。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实践中汲取养分,得到成长。


周老师以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课堂建设》这本书从更细微的课程课堂着手进行了分享。从她的分享里我不仅学习到了陈教授的大课程观,也学会了如何去精读一本书。不仅要读懂书中的内容,理清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更要将书中的理念与自己的理解加以融合,用于教学实践。周老师说:“读同一本书,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是的,阅读重在思考,并以此丰富自己,并用于实践。


——高中数学 尹灵芝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应景的是我们本次教师成长学院活动的主题为阅读。带着学习与谦虚之心,我聆听了优秀青年教师朱曦、周何霞两位老师的读书分享,从中学习也反思了很多,以笔记录,期见贤思齐。


朱老师的分享让我在班主任工作上进行了反思,她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水循环,教师需要汲取水源,才能不断传输给学生,而这源头由何而来?当然是书籍,要从书中不断地萃取养分才能更加科学地、高效地引导学生发展。”确实,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有时对于组织学生活动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今天跟着朱老师学习了教育家杜威先生的《经验与教育》中的一些小片段,才突然意识到,其实书中有前人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学习。教育是一门艺术,追求的是“美”,而“美”从哪里来?那就需要怀着敬畏之心去读书,从书中去寻找“美”。


周老师的分享简明,逻辑、深刻,使我在教学上又有了新的思考。她今天分享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有改善生活的意愿和追求。”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广义的,把教育包含在内的生活。我常常说自己家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生活,但其实教育何尝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呢,陈大伟先生的《观课议课,课程建设》一书中教我们如何观课,书中说要坐到学生身边去,做好“助教”,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教学的想象力。这不正是我们学历案的观课量表的体现,原来这个量表是有理论依据的呢。教育的产品是什么呢?是学生?不是!是课程!大课程包含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所以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不能只是专注于文化课程,要从大的课程管理去看待教育,这样才能遵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同时也要“言传身教”,要重视“人”的价值,只有唤起“人”的学习欲望,教育教学才可能有更好的收益。另外,我也意识到,生活必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并不意味着他们学会了生活。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有效果,有效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优化教学,会的不教,不会的才学。


这次读书活动令我感受深刻,读书促进我们对教育,对生活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就像生命中的一场旅行,你经历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借用八下英语教材中的一句话“When I was reading, I feel going on a different journey with each new book.”,希望这场旅行就从这篇感悟开始。


——初中英语 杨永琴


(供稿:何世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