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幼小教育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幼小教育  

基于家园合作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2022-04-21 09:35:34  来源:百姓生活


一、背景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培养自理能力包括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也应该是其能力目标之一。在201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自理能力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它有助于幼儿尽快地适应社会。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不断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才的基础环节。


然而,如今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家长大多数更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忽视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品质养成。再加上隔代养育以及对孩子的宠爱,很多家庭出现包办代替的现象。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个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自理能力的发展参差不齐,相互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幼儿园期间,是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阶段。然而单纯从幼儿园一条线进行教育只会造成“5+2=0”的结果。因此,幼儿园与家庭并行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亟待探索之路。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他们对幼儿园的适应情况,是他们入园阶段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作为幼儿教师,能否抓住这个关键期并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活动,也是现在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一直在探索家园共育的手段,通过系统化的活动开展与指导,多元化家园协同手段的挖掘,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家长育儿的科学性。


二、基于家园合作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措施


(一)园级主题教研,推动活动有效开展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从2019年开始,成立了生活教研组。生活教研组针对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进行了分板块、分环节的细致研究。帮助教师理清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具体策略,探索更多有效的家园互动路径。



(二)三级主题活动,落实自理能力培养


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从上至下,层层落实。在班级上开展生活自理月主题活动,通过趣味教学,区角游戏,生活墙面,学习、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每个年级开展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节,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主动性。幼儿园层面还会结合各种节日和主题开展相应的园级生活自理游园、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等活动。巩固幼儿的生活技能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自豪和成功感。



(三)环境图示浸润,给予幼儿隐形支持


1.生活技能步骤图在班级环境和家庭环节打造中的运用在班级中,根据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将部分生活技能步骤图以有趣的图案呈现出来,贴在相应的位置。当幼儿操作时就会给予幼儿隐形支持。同时在家庭指导手册《宝宝成长书》中制作了不干胶的大贴图,家长拿到书之后可以直接把步骤图贴在家里的相应的位置,做到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


2.生活故事在幼儿园大环境中的运用


在日常,幼儿发生了很多有趣的生活故事。以照片和图案的形式,将故事呈现在幼儿园环境的墙面上。小朋友对此很感兴趣,每当路过,她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自己的、伙伴的照片,并且愉快地谈论。



(四)多元化的家园合作


1.以《宝宝成长书》为依托的幼儿在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指导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也有培养小朋友自理能力的意识,但是缺乏科学的培养方法。因此,学校编制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家长指导手册,以手册为桥梁,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宝宝成长书》作为家园合作的纽带和桥梁,详细介绍了每一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家长指导要点、幼儿操作步骤,并用二维码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家长实践操作。老师梳理了可利用的资源,如:相应的生活环境创设(幼儿园生活公约、步骤图照片)、绘本、游戏和儿歌。家长们在拿到《宝宝成长书》以后可以直接将其中的方法策略用于日常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中,包括家庭环境的打造,让幼儿在环境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发展其自我服务能力。在闲暇时,家长们还可以与幼儿一同进行相关的亲子游戏、共读绘本等,再次巩固和加深幼儿对各项自理活动的认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此书文字简洁,且有形象生动的视频指导和各种趣味的亲子游戏推荐,对于家长来说使用非常的方便,且易于理解。书中的大贴图和视频也适合幼儿观看。




2.以家长沙龙、家长会实现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的双向沟通


为了进一步收集反馈家长们对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建议和意见,扭转教师主导的单向输出局面 ,整理出更适合家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借用家长会和家长沙龙,让家长们就使用《宝宝成长书》的感受,以及自己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心得体会作分享和交流,家长们的意见又成为幼儿园教师修改《宝宝成长书》,调整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参考信息。



3.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展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进入教育行业以及疫情常态化的背景,挖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元家园沟通渠道势在必行。为了搭建更多家园合作的桥梁,加强、加深家园合作。学校探寻了“班小二”、“投票小程序”、“草料二维码”等多种小程序和APP在家园合作中具体的运用方式。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快速、便捷等特点让家园沟通更加的顺畅,大大拓展了教师指导家长在家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活动的路径。


(1)利用“打卡”功能家园协同让幼儿养成习惯


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要克服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能够坚持。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因为忙或者不够重视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一直不能形成。因此在众多小程序中筛选出适合幼儿园的小程序“班小二”,该程序支持语音、视频、图片、文件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并且有提示功能,能够主题式发布任务,强大的班级管理和信息收集功能。让家园合作更加的紧密和方便。在小程序里,老师会根据幼儿在学校开展的自理能力的情况,同步发布在“班小二”小程序中,并且建立相应的自理能力活动打卡任务。打卡时间从一周到两周不等,家长也可以在打卡任务结束后继续分享幼儿在家练习的情况。“班小二”小程序的互动性,可以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也可以了解班级其他幼儿的自理情况,形成纵横两个维度的评价。融洽班级氛围,并且相互学习和借鉴好的方法。


(2)利用视频转二维码功能让书形象深动可视化


文字的指导对于家长来说始终不够形象生动,为了让家长看懂科学的指导方式,学校采取了视频解说。然后利用“草料二维码”APP将其转化为二维码图片放在书中的相应位置,这样家长看文字的同时,还可以扫二维码点击视频观看具体的指导方式,让指导变得形象、生动、可视化。


(3)利用投票互动功能激发家长、幼儿的参与兴趣


为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兴趣,增加家长的参与度,采用线上的比赛,利用“投票小助手”,实现疫情背景下家园合作开展线上生活自理能力大赛,让班级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进来。


(五)针对性提出了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教育策略


1.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激发其生活自理动机的教育策略


(1)给予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快速发展,自主欲也逐渐提高,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其自理任务。


创设小班幼儿生活自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不要因包办代替而剥夺幼儿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发展方面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例如创设小小值日生,为儿童提供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2)帮助幼儿体验生活自理过程中的成功感和自尊感,看到自己的进步,包括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自信。


通过“我长大了”“我真能干”“我有一双小小手”等主题,记录并展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点点滴滴,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让幼儿看到自己的生活自理发展过程,不断强化幼儿的自理意识。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要提供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的材料和任务。例如在餐桌上提供小壶,让幼儿倒水;摁扣只需要较小的力气就能够成功;在玩水区放置各种大小不同的水壶和杯子,让幼儿倒水。


2.提高幼儿生活自理技能的教育策略


(1)示范和提示相结合。


根据小班幼儿的记忆空间有限、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些特点,可以将生活自理动作进行分解,一边将动作要领、顺序、方法直观地演示给幼儿看,一边用简单而一致的语言进行讲解。例如,在示范使用端杯子时可以说:“一只手捏着它的耳朵,一只手捧着它的肚子”。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对于指导语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动作示范。


也可以将复杂的指导语、动作示范过程编成易理解、易诵读的儿歌。例如洗手歌“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指缝搓搓、手指间搓搓,小手洗个澡、用力甩一甩”;叠裤子的儿歌“两个好朋友(裤腿)要互相拥抱,并一起弯弯腰”;穿套头衫时的顺口溜“先钻大山洞(下摆),再钻小山洞(领口)”;穿开衫时,通过“先抓领子,再盖房子,伸出袖子,再扣扣子,理好领子”的顺口溜来提示幼儿。


(2)多样化、充分的练习有助于促进生活自理动作的不断完善和熟练。


充分的练习是生活自理技能习得的关键,而生活自理技能的学习需要借助具体的操作、反复练习。幼儿园和家庭都可以给幼儿提供一定的生活自理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练习。幼儿练习时家长在必要时才给予幼儿帮助或者提醒,不能因为他们动作慢或总是做得不好而包办,剥夺幼儿练习的机会。


(3)环境中的图示标识法等视觉提示是有效地帮助。


小班幼儿具有记忆空间较小、易忘记动作要点、学习时主要通过感知和表象来认识事物等特点,因此视觉提示有助于理解。简单的图示、标识呈现生活自理中的动作和过程,或者与简单的儿歌相对应,更有利于幼儿理解,从而巩固和强化他们正确的行为和方法。直观的流程图、标记、符号,可以将抽象的生活规则、自理动作等直观化、操作化,在幼儿最需要的场所恰当地呈现,可以给幼儿提供行为上的暗示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自理中的记忆问题,不断促进生活自理习惯的发生和养成。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班幼儿对左右方位的认知水平,图示标识应该采用“顺向示范”拍摄的方式,即同幼儿看图时的角度是一致的,不宜采用“相对位置”。


三、获得的成效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小班幼儿具有特有的价值。显性层面,能够帮助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促进其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隐性层面,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有助于幼儿自主性、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发展。幼儿生活自理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对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都至关重要。


(一)幼儿方面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着重从家园合作角度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途径,提出家园合作进行培养的教育策略,通过家园合作开展的一系列生活自理能力活动,幼儿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了自我服务意识,不依赖家长和教师,形成了必备的基本自理能力,如洗手、如厕、饮水、吃饭、穿衣、睡觉、整理物品等能力和习惯,能够主动参与自我服务。并且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密切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二)教师方面


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方面增加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通过宝宝成长书这种载体,管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事务的分配,将家庭与学校结合起来,为家园共育理论层面的确定提供了实践方面的佐证。教师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形成了理论层面的基本认知,尤其对于课题组的成员,吸收了来自最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梳理成果,形成了理论性研究结论。


(三)幼儿家长方面


通过改革的开展,对家长科学育儿起到了实际的指导作用,帮助家长形成了科学的育儿观、提高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正确方法和策略。增加了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以宝宝成长书形成了家园合作的纽带,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理解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更加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 王美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