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六中开展第二期“五学四问”教学研讨暨新课标研讨会
百姓生活讯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立足学情,学为中心,课堂至上,为更深入地学习新方案、新课标,探究双减背景下高质量育人的价值追问,龙泉六中持续开展“五学四问”课堂改革下优质常态课研讨暨新课标研讨会。
课堂展示
四川省农村青年骨干教师黄琼通过“探囊取物”引入“反射活动体验课”的课题,运用“打手背”、“膝跳反射”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进行情景化教学,助力学生构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体系,培养生物核心思维素养,使生物活动趋于综合性、探究性、应用性。
课堂展示。
历史教研组长张平老师执教《构建和谐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张老师以“如果可以面见郑和,你会问他哪些问题?”的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进行对比,总结历史经验到推演时事热点,自然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更高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课堂展示。
经验交流
李春辉老师交流发言。
韩精灵老师交流发言。
“黄老师这堂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抽象的知识融入丰富的课堂活动,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这样的生物课太有趣了。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认真讨论交流,大胆质疑,勤于追问,勇于展示,充分体现了“五学四问”课堂理念,是一堂精心准备,细细打磨出来的值得学习借鉴的优质课。”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学习情境生活化,贴近学生,即将在成都举行的大运会,中国再次走进世界,与郑和下西洋古今联系,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张老师有效合理利用各种音频,视频辅助教学,以学促问,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关注到郑和作为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善于提问,通过教材阅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通过同哥伦布的对比,学生敢于质问,追问。”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学生自觉把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渗透,尝试用其他学科问题去分析和解决历史知识、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历史问题。”
教学之道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庆保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指导。他强调在国家出台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变”与“不变”。“变”在于新课标对教育全要素的影响,教育、教师、教学该如何应对变化,更好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变”在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要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落实以人为本,以国为纲,赋能增效课堂,持续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合影。
聚焦课标研教学,深耕课堂增效益。六中人将继续深入研究新方案、新课标,以育人求知为方向,以优质常态课为主阵地,以精益求精的常规教学和精诚团结的组内研讨为抓手,采取课例展示、导师引领、随堂课学习等方式,持续迈上新台阶。(何雪娇 罗迎春 李润生 翁梅)
(来源:龙泉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