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教育新闻

挥动激情 放飞梦想 团结拼搏 超越自我    “天府创新教学”开讲啦!    新兴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侯区为成都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探路    成都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联盟 助推    2018年成都武侯区公开招聘全职党建工作指导   
幼小教育
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幼小教育  

多元教学赋能学生个性化成长 聚力探究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2-05-20 17:09:54  来源:百姓生活


——记温江特校首届“向阳杯”功能室课例展示研讨活动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壬寅年春

成都市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如期迁至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标准化建设新校舍


为充分利用新校专业化教育教学资源,为特殊孩子提供更为适宜的教育支持,不断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教学实践研讨中加快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成长。温江特校以教师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为依据,实施了功能教室责任到人的常态专业化管理,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特殊教育教学、康复设备使用培训,鼓励教师创造性多样化利用各类专业化设备、资源开展教学活动。4至5月,学校策划组织了首届“向阳杯”功能室课例展示研讨活动,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呈现校本研修成果。



本次课例展示研讨活动,以专业化、创造性合理利用功能教室设施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为宗旨,教师自主选择功能教室、训练内容、个训对象等,以期最大限度发挥教师自主探究能动性和设备能效。


个训教室  专业领衔


个别化训练教室是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功能教室的主体之一。温江特校配备了认知沟通训练室、共同注意力训练室、作业治疗室等多个个训教室。本次有九位老师以一对一训练、小组教学等形式进行了专业化的探索与展示。


老师们从学生的康复需求出发,选取适宜的教学、康复设备,配以自制辅具来开展训练,清楚地向大家展示了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让个别化训练有趣又有效。



柏新秋《注意力训练——动物闯关》。



牛红丹《注意力训练——春游》。


柏新秋、牛红丹两位老师选择了共同的注意力训练室,以小组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对孩子们进行了注意力训练。通过情境创设,游戏创设等方式,结合使用注意力评估系统、多媒体情景互动系统等设备对学生进行了注意力评估与训练。



龚思《语言训练——t的发音》。



赖明红《语言训练——有趣的吹气游戏》。


龚思、赖明红老师分别呈现了一节语言训练个训课例。她们选用了棒棒糖、吹泡泡工具等生活中常见物品,与语训室中的口肌训练器、吹风牌等专业仪器相结合,对个训对象进行了吹气、发音等训练,效果显著。



王珊《好玩的粉红塔》。



洪朝辉《有趣的加法板》。


王珊、洪朝辉老师深入研究蒙氏教具,给孩子提供具象的操作材料,通过精准的操作示范,引导孩子进行操作性学习,在操作中发展协调能力、秩序感、数感等。



罗丽《作业治疗——我的小手真灵活》。



陈亮《孤独症个训——辅助沟通认知训练》。


罗丽老师通过个性化的结构化辅具,将乏味单一的手部精细训练项目,串连成有规律的训练项目群,训练过程清晰流畅,效果层次分明。陈亮老师以认知训练为基础,利用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为工具来提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侯波《认知沟通训练——我的衣物》。


侯波老师以常见衣物为主线,借助沟通板、操作卡和认知沟通训练仪器,分步落实贴合学生的个别化训练目标。此外,本节课采用了直播形式展现,规避了个训教室空间不足、观课干扰等因素,且更为直观清晰。老师们在专业化交流的同时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便利。


情景教室  “玩味儿”十足


好动、爱玩儿是孩子们的天性,有趣的情境学习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生活化的体验活动中习得了技能。



李红《多感官训练——颜色宝宝找朋友》。



刘虹原《多感官训练——大象的生日会》。


李红和刘虹原老师,带领孩子们畅游有趣的多感官情景模拟互动室。通过有趣又合理的情境设定,将室内各板块的训练设备串联起来,系统化地情景互动体验,促进学生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的认知发展。



夏妮红《社区运用——乘坐公交车》。



吴丽莎《社区运用——医院就医》。



方卉《社区运用——春游大采购》。


夏妮红、吴丽莎和方卉老师,充分利用学校校本课程《社区运用》资源,结合培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特征,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带领孩子们感知、体验并运用社区,学习交通、就医、购物等必备技能,为学生适应生活打下基础。


感统理疗 适切有效


感觉统合训练和物理治疗,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其机能发展的重要手段。



岑玉兰《感觉统合——下肢力量训练》。



林秋月——《感觉统合——触觉、平衡训练》。


岑玉兰、林秋月老师分别呈现了感觉统合训练课例。通过课前精准评估,确定训练起点;设置游戏比赛激发参与竞争意识;个性化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使用平衡木、大龙球、羊角球等训练器材,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李玥芩《物理治疗——下肢力量训练》。


李玥芩老师在物理治疗室对一名行走不稳的孩子进行了步态训练。通过一系列骨盆、下肢的动作训练,增进学生屈曲本体感觉,进而调整学生行走僵硬且踮脚的步态问题。


音乐律动  韵律十足


音乐是治愈心灵的良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即便认知、沟通等能力受限,也能在音乐中缓解情绪、感知韵律之美。



余诗情《音乐舞动治疗——压腿及手位训练》。



廖康云《唱游与律动——开始和停止》。


余诗情老师首次将康复与律动融合,尝试舞动治疗课程,课前做了大量铺垫,孩子在课堂学会了选择,能够自信展演,展现自我,为孩子未来学会自我管理做了铺垫。廖康云老师则首次在律动教室展示了完整的唱游与律动课堂,呈现出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程的专业化样态。



敬莎《奥尔夫音乐——锯木头》。


敬莎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到奥尔夫音乐教室,通过有趣的魔法咒语和多种奥尔夫乐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感知音乐的节奏,寓教于乐,趣味高效。


特奥运动  大放异彩


“体育复健进校园,特奥项目进课程”是提升特殊儿童体质体能,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增强自尊自信的重要手段。本期,学校开展了特奥滚球、特奥足球、特奥篮球、曲棍球、旱地冰壶和桌面冰壶六大特奥项目,本次课例展示,特奥老师携手孩子们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运动盛宴。



 常茂成《特奥曲棍球——曲棍球带球练习》。



赵璞《特奥运动——滚球》。



张金健《特奥运动——旱地冰壶》。



赵杰《特奥篮球——目标传接球》。



陈凌霄《特奥足球——带球射门》。


本次研讨活动中,五位老师分别带来了五个特奥项目的课例展示。老师们从规则讲解、动作示范、操作辅助、多样化训练、课堂竞赛等方式完整呈现出各项目的训练要领。新颖、有趣的课堂不仅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扎实训练,就连观课老师们的目光也被牢牢锁定,不可不谓师生同乐的殿堂。


烹饪家政  技能大赏


生活即教育,简单、必备的生活常识、劳动技能是特殊孩子自理、自立的立身之本。



万紫红《饮品制作——香蕉牛奶》。



高曦冉《饮品制作——有趣的自调饮料》。


万紫红、高曦冉两位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特色饮品的制作。两位老师示范、引导方式得当,充分信任孩子,给予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注重劳动习惯养成、垃圾分类知识的渗透等等。在杯明几净、宽敞舒适的烹饪室内,选择自己喜欢的食材,学习制作并品尝一杯充满爱与香甜的饮品,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



王欣《生活适应——今天我是小主人》。


王欣老师将孩子们带到家政室内,在模拟的家庭环境中,了解居室陈设,认识居室特征,并以小主人的身份,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为孩子们在真实生活中进行适当的待人接物做准备。


“阅·悦”之旅  身心舒畅


阅读是一种旅行,它能带你丈量世界,欣赏美景;音乐、游戏……让人放松心情,悦纳生活、悦纳自我。



和丽娟《电子阅读——电子图书真好看》。


相较于纸质阅读材料而言,视、听信息兼具的电子图书更能吸引特殊儿童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和丽娟老师为孩子们详细讲解、示范了阅览室中电子阅读系统的简单操作方式,并让孩子们尝试操作系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孩子们的专注,在离开阅览室时的恋恋不舍中展露无遗。



高杨《心理咨询——沙盘游戏》。


柔美的音乐,舒适的放松椅,充分放松后的沙盘游戏,以及爱心抱抱给予人的温暖鼓励。孩子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内心世界在心理老师的循循引导下,慢慢呈现。心理咨询室,便是高杨老师和孩子们的秘密花园,来到这里,总能收获宁静、愉悦与幸福之感。


历经一月有余,学校首届“向阳杯”功能室课例展示研讨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以展代培,充分展现了以“多形式组织、多路径实施、多维目标实现”等元素为特征的多元教学形式,老师们自主探究、自由发挥,自发研讨,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研究样态和优质高效的研讨成果,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提升。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