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与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开展幼小衔接“家园校联合教研”
百姓生活讯2022年5月20日-6月20日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此次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积极响应宣传月活动,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广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和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的有益经验,切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科学衔接,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秉承专业引领、深耕内涵发展的目标,聚焦“双向衔接”,走进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开展了以“聚焦双边现场 实践多元评估 促进双向衔接”为主题的家园校三方互动对话与交流。
此次教研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李瑾园长策划,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成都元迪教育科技研究院联合组织。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执行校长周华林、教导主任杜蓉、成都元迪教育科技研究院平台资源部何顺凤主任出席,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语文教研组教师、机关二幼家长代表、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教研活动由幼儿园课程交流与研讨、小学课堂观摩与教研、家园校联合教研三部分组成。工作室领衔人李瑾园长、工作室成员机关二幼业务园长刁雨、机关二幼教研组长刘珊、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年级组长赵明珠老师等分别担任各环节教研主持。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现场活动及专业教研,增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幼儿园家长三方对两个不同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实践的直观认知,促进自身教育现状反思,进一步明确幼小双向衔接的方向及策略。
活动现场实况
幼儿园是如何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呢?幼小衔接的核心路径是什么?是否能够有效地建立幼儿进入小学的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准备呢?为增进多方直观感知,深入了解幼儿园在科学幼小衔接中的实践探索,首先由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带来了教研现场——“聚焦计划 科学衔接”。教研活动由李瑾名师工作室成员机关二幼教研组长刘珊老师主持,针对教师在幼小衔接主题课程《我们的毕业倒计时》实施过程中的真实困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对话。
首先,机关二幼刘颖老师向大家汇报了幼小衔接主题课程《我们的毕业倒计时》实施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基于儿童兴趣,结合机关二幼幼小衔接阶段衔接课程幼小衔接工作方案,从什么是倒计时入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感知理解毕业倒计时,再通过班级计划和个人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建构引导幼儿建构进入小学的各种能力,习得入学准备。
接下来,刘颖老师抛出自己在幼小衔接主题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幼儿在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之间的差距”,与工作室老师们进行了一场思维与专业的碰撞与交流。
问题1: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小衔接的核心路径是什么?
大家纷纷表示在主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毕业倒计时制定计划,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感。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获得进入小学的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的全方面准备。
问题2:幼儿制定的毕业倒计时计划为什么不能有效实施?如何通过教师有效引导提升幼儿对计划的执行力?
工作室成员们高度肯定了机关二幼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实施,同时围绕着问题,聚焦幼儿幼小衔接的核心经验,层层剖析问题,追本溯源,在互动中启发思维,共同寻找问题原因:
计划
核心概念混淆不清:计划or愿望?
班级计划与个人计划之间的关联性不强;
计划的可行性、计划对幼小衔接核心目标的指向性不强。
教师
教师在主题实施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不够:制定计划的原因与价值?
过程中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复盘的时间与方式是否切当?
教师过程引导不足:对关键性问题的梳理、提炼与反馈是否足够?
幼儿
幼儿实施计划的前经验不足;
幼儿对小学的了解不够。
围绕着问题的原因,老师积极表达、对话、互动、追述,把问题作为研究起点,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归纳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过程指导与自我反思
关于营造计划实施的支持性环境;建立计划实施评价的机制;支持幼儿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的行为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入,抓实深度的研究。
引导幼儿提升计划执行能力
提升幼儿的归控能力;丰富幼儿对小学的认知与经验;设置计划清单。
加强家园有效配合
家长对计划的实施反馈。
问题3:对于主题课程实施增进科学幼小衔接的突破点在哪里?
工作室成员们在经验分享中深受启发,对如何深入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实施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幼儿的自主发展、活动形式的逐步深化、家园配合的不断加强、主题目标的有效落实、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等等都是突破的新方向。
教研现场充分展示了工作室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切实提升了老师们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实施能力,引发了对幼小衔接教育的深度思考。同时也彰显了机关二幼幼小衔接教育回归儿童真实生活、强化过程体验、关注儿童后续发展力的价值取向。
《我们的毕业倒计时》主题课程开展实况
接下来,茶店子小学教研组长郭馨雯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口语交际活动《一起做游戏》。
课堂上,郭老师以游戏“贴鼻子”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多玩、排序、多说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层层深入地完整、通顺且有顺序地介绍游戏规则。有趣的课堂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小朋友们认真地倾听、积极地回应、主动地思考并热情地邀请同伴、老师体验游戏,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生动的幼小衔接课程的魅力。
聚焦课堂现场,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赵明珠老师主持了教研活动“童趣童行 助力成长 促衔接”,茶店子小学的老师们围绕着口语交际主题活动的学习水平、语文学科素养,通过观察量表细致深入分析儿童在活动的学习与发展,给了大家很多的启发与思考。同时老师们聚焦学情,深研教材,共同研讨活动中的难点、深度反思课堂中儿童的口语表达情况,形成了有效策略。“一起做游戏”主题活动暨小学语文低段口语交际研讨活动,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设计体验式的游戏情境教学内容,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一起做游戏》活动开展实况
在观摩了幼儿园和小学的教研活动现场后,本次“看见儿童”幼小衔接对话与研修之旅深度开启。现场互动对话研讨环节由李瑾工作室成员机关二幼业务园长刁雨主持。刁雨园长引导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幼儿园家长根据现场活动,围绕幼小衔接开展三方深度对话与研讨。
【幼小衔接见“儿童”】
感受了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小衔接上活动形式的差异,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在教学方式上还可以怎么进行更有效的衔接?
茶店子小学的老师们指出: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实施让他们深受启发。针对幼小衔接小学生的现状,如何根据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方式上差异,寻求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如何加强幼儿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接下来共同研究的方向。
李瑾工作室的老师们指出:幼小两场不同的教研活动,都是“研儿童”,“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课堂趣味性更强,与幼儿园课堂的核心价值目标是趋同的,衔接的桥梁更自然更平坦。
【笑爸笑妈有“感悟”】
作为准小学的家长,在家、园、校共育衔接中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机关二幼大四班赵芮涵妈妈首先深度阐述了家长视角感受到的机关二幼的情感课程实施过程,详细讲述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时间管理、自我服务、人际关系等幼小衔接核心经验的发展,深切感受到了在机关二幼情感文化浸润下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儿童完满生命力的彰显,同时她强调家长配合是幼小衔接的核心要素,通过实例分享了如何高质量陪伴幼儿学习、科学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为家园校的共育衔接贡献了有益经验。
【专家论道话“衔接”】
活动最后,李瑾工作室领衔人李瑾园长和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执行校长周华林、教导主任杜蓉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与现场点评。
杜蓉主任指出: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体验”是核心路径,通过多次走进小学、走进课堂、走近小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做的准备。幼小衔接是一种学段的融合,课堂设计首先应吸引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技能。最后,杜主任对工作室教研体现出的浓郁的科研氛围和学术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希望加强持续沟通交流与学习的殷切希望。
杜蓉主任总结发言
李瑾园长总结:
李瑾园长首先代表李瑾名师工作室对周华林校长、杜蓉主任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其次,李瑾园长基于幼儿园立场如何走近双向衔接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探研”小学新课标: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语文和素质教育的变化。
“省思”学前研与学:关注度研读不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优势;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与《指南》的链接;小学主动适应幼儿园。
“启示”学前新发展:推进双向研究、根植家国情怀、深化《指南》落实、关注早期阅读、坚持儿童为本。
李瑾园长总结发言
周华林校长总结:
周华林校长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茶店子小学清淳校区的“淳心”校园文化。同时周华林校长认为:今天的幼小联合教研体现了一种大教育观,无论是幼儿园主题活动还是小学的口语交际活动体现的都是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幼小衔接体现的是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最后周校长从建立机制深度衔接——五育并举全面衔接——家、园、校、社会、政府多方面形成教育共同体协同联动,提出了幼儿衔接的新思路与方向。
周华林校长总结发言
科学幼小衔接是充分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切实需要。我们将以联合教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入落实《指导意见》的思路和举措,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实践探索,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助推科学幼小衔接。
参会人员合影
教研是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最好载体,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提供了高质的教研现场,充分发挥了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在专业上的辐射、引领与示范作用。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聚焦“园本教研”,围绕核心融合多元教研形式,形成“研究共同体”,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增强研究实效、提升研究质量,积极助力金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来源:金牛区李瑾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