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讯(王琴)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一所幼儿园永葆活力的力量源泉。
2022年6月30日上午,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召开区级课题“基于自然课程的幼儿’社团活动’的实践研究”开题会,特别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系主任彭俊英女士、蒲江县北街幼儿园园长王红宇女士、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昌渝女士以及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所所长孙倩女士莅临指导。二十四幼集团园长洪悦、总园课题组成员、分园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以及丹巴县章谷镇第二幼儿园老师分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所所长孙倩女士宣读课题立项批复,并对课题成功立项表示祝贺。
课题组汇报人董佩佩做开题报告陈述。从课题实施的现状、课题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措施、课题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以及预期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课题组胡玺佩、于先航两位老师分别以《大班“水稻社”案例分析——我的一米田为例》《叮叮红包来了》为题进行社团活动实施阶段案例分享,生动讲述幼儿社团活动的案例。
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开题报告,从理论架构、课题价值、研究方向及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指导,并给予了有效的研究建议,为下一步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朱昌渝女士肯定了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课题的创新点,也建议课题组结合研究题目、目标,进一步厘清核心概念,做好顶层设计,有效发掘自然课程的价值以及研究素材,确保精准切入研究内容。
王红宇女士讲到研究课题是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对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做法以及在课题研究中注重理论引导的做法表示肯定,同时也对课题组提出进一步梳理社团活动与课程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判断出两者间的价值与信息,探寻两者间的互补性以及课程研究内容仍需细化的建议。
彭俊英女士肯定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以及引导儿童亲近自然的教育方法,表示亲近自然是成都市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建议课题组抓住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结合幼儿园的特色,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自然课程。
在各位专家针对课题进行专业分享和点评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学习讨论,对课题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洪悦园长代表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表态发言。首先,洪园长对在座专家的细致点评表示感谢,每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课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课题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洪园长也表示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将根据专家意见再次对课题进行梳理,教师也将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将课题研究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十四幼总园立足于园本,深耕于现实开展课题,以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教师成长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次区级课题开题会,让课题组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认真按计划开展研究,这不但能促进幼儿园课程提升,精进教师业务,更能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来源: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