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成都高新顺江学校一年级组采用“乐考”的形式,在本学期期末进行了一场趣味盎然、别开生面的综合测评活动,孩子们现场展示,“收获”在交流中,“出货”在游戏中,确保了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和其他年级期末教室内紧张的书面检测不同,本次场景式大测评充分运用了校园的教室、操场、阅读角等各个场所,设置了语文学科各个板块的一道道关卡。
模块化的测评内容涉及到对学生听、说、读、写、查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尤其是有关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的问题,更能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效用。
在借鉴其他学校测评方式的同时,一年级语文组针对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亮点,将本学期听、说、演的训练内容增设为学生学科融合性活动测评项目,弥补了“听说”能力测评内容的不足。
“双减”后的期末综合测评,聚焦了社会与家长的目光。对于习惯了看试卷、看得分的家长和老师来说,这样的测评充满了期待,但也多了一层焦虑。一年级语文组化压力为动力,在测评设计中,不仅对所有学生设置了完全相同的题目,而且老师考查时的时间、指导语、问题的呈现顺序、测评的实施条件都相同,这就使得所有学生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考查,保证了测评结果的公正公平。同时,针对每一个测评要素,年级组都设计了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每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尺度,降低了出现偏见和不公平的可能性。
高新顺江学校一年级教师积极创新乐考氛围,学生参与测评时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好故事 一起演”板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测评兴趣。
老师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学生们自选剧本、讨论角色分工、商量头饰设计、服装准备、道具制作、课本剧排练等,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
小导演有板有眼,小演员绘声绘色,表演过程精彩纷呈,掀起了互帮互学的学习浪潮,实现了老师设计活动时的初衷——加强学科融合性,让美术、音乐走进语文课堂。
知识闯关展示现场,挥洒稚味、趣味、热爱。
日积月累背诵现场,展现向往、梦想、追求。
查字典竞赛现场,凸显竞争、拼搏、冲刺。
课本剧表演现场,洋溢着童真、善良、美好。
本次期末综合测评活动把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科学等科目都融入了游戏,既动口又动手,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这种真实的场景任务锻炼了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收获了挑战成功的成就感和仪式感。但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工作还任重道远。未来的素质拓展、学业展示活动,一年级语文组将继续延续、不断优化,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演出、游戏、比拼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点燃成长激情,在五育并举的百花园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图/文:一年级语文组)
(来源:成都高新顺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