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高中英语“精品课”展示活动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百姓生活讯 在四川省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为践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10月30日,武侯区高中英语“精品课”展示活动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文中简称:川大附中)举行。武侯区英语教研员高倩霖老师及全区英语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参与本次“精品课”展示的三位老师,分别是来自川大附中的张谦老师,北二外附中的敬佳佳老师,及西北中学的刘鸣玉老师。
担任第一堂展示课的是川大附中的张谦副校长。课堂内容是外研社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presenting ideas 部分的内容。张谦副校长立足语言习得的根本,首先让学生将本单元相关话题的词汇进行梳理汇总,并巧妙设计情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如何更好地解决家庭矛盾,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推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形成。本堂课的推进过程是学生思维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川大附中多年来落实探索大概念核心问题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教学展示过程,为全区教师探索新教材的有效教学途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的敬佳佳老师本次展示课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语篇讲述主人公一家经历飓风,获得营救及灾后重返家园的故事。敬老师从故事的发展主线入手,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对于事件发展的不同反应,从而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课堂上,敬老师带领同学们对于语篇中“star”一词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对于语篇词汇的理解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敬老师的这堂课,在阅读活动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后的阅读深化环节,落实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典范。
最后一堂课由西北中学的刘鸣玉老师展示。刘老师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导学生从experience和feelings两方面入手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和挖掘, 弄清楚主人公在经历life travel的同时,思想格局也在不断地升华 (spiritual travel),进而理解旅行的深刻意义,并回答课堂之初提出的问题:Travel broadens the mind。最后的课堂讨论:旅行是否能够拓宽你的视野?将课堂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深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呈现,是武侯区各学校落实新课改,研究新教材,迎接新高考的各类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的一个缩影。也是武侯区英语教学立足“三新”背景,踔厉奋发,不断开拓进取的真实体现。
课后,武侯区英语教研员高倩霖老师做了精彩的总结。高老师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学习的经历,提醒全区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要求真务实,不忘英语语言教学的根本,切实推动本区英语教学方式变革,努力成为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先行者。
(来源:四川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