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新民场中学参演区首部红色原创音乐话剧《火种》
百姓生活讯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10月29日,成都市郫都区首部红色原创音乐话剧《火种》在市文化馆首演,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初级中学校13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该活动由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委员会、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都市郫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初级中学校共同出品,成都市郫都区老年大学、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初级中学校演出,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郫都区总支部委员会、四川瑞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成都市郫都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太康为演出致开幕词,他鼓励广大青少年们从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自信和动力,沐浴党的阳光,茁壮成长。
吉祥寺·红色革命基地
音乐剧《火种》以新民场中学新生开学为引子,由革命后代王龙基讲述了两个发生在新民场中学吉祥寺的历史故事:①1927年郫县抗粮抗捐运动中,中共郫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的成立;②1939年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师生将《黄河大合唱》从吉祥寺唱响整个四川。
两个故事年代不同,主角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传承的“火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郫县人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该话剧的演员是从郫都区老年大学学生和郫都区新民场初级中学校学生中选拔出来,均为非职业演员,最大的73岁,最小的11岁。活动旨在通过音乐话剧演出方式向大众生动展现吉祥寺的革命故事,借助故事向社会传达爱国主义精神。该剧从筹备到演出历时一年,在挑选演员方面特意做到“老少结合”,以此来表达火种精神传承不息。
红色故事
青春献礼
爱心捐赠
活动现场,剧中原型人物、因出演《三毛流浪记》而被称为“三毛爷爷”的王龙基先生未能亲临现场,但他委托友人电子科大周国云教授到场并向郫都区新民场初级中学校捐赠来新出版的《往事踪影》以及“三毛”标志的勋章,并发表讲话。
王龙基先生表示,时代不同,使命不同,但是国家赋予年轻人的发展使命不变。同学们是新时代的火种,希望能够承接着老一代革命家的精神,做好国家的繁荣富强,欣欣向荣发展的接力棒。
音乐剧再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刘愿庵、黎静中、熊佛西、张立民等革命历史人物鲜活的人物形象。面对这些革命历史人物,新中学子也有心里话想说:
薪火传承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弘扬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告慰。此次活动彰显了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培养了学生艺术素养,搭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最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心底,种下一粒粒红色的种子,并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抽枝、拔节。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脚踏实地,立志做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张小琴)
(来源: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