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学视导组莅临高新顺江学校指导教学工作
晨光熹微,书声琅琅。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教育的清风拂过成都高新顺江学校的每一间教室,幻化出朵朵成长的灿烂之花。为深化新时代教育变革,践行“学为中心”的育人理念,4月15日,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携专家团队走进高新顺江学校,以综合教学视导为笔,共绘高质量课堂的崭新图景。
精准把脉,聚焦教学实效
视导组深入小学部课堂,以专业视角为尺,多维度观察教学常态,全方位把脉教学环节。语文课上,专家重点关注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度建构;数学课中,着重考察问题解决能力的阶梯式提升;英语教学强调情境化语言运用;艺术学科重点聚焦审美素养培育;道法课强化价值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心理健康课关注情绪管理策略指导,守护心灵成长;信息技术课则着眼数字化素养培养,赋能长足发展。
碰撞思维,共研优化路径
课后研讨环节,视导专家与授课教师展开深度对话,在充分肯定高新顺江学校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的同时,就单元整体教学推进、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高阶思维培养等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作业检查环节,专家建议加强分层设计、个性化评价反馈及规范化批改管理。针对备课,则强调要深化课标研读,细化学业质量标准,强化“学校课程-学科课程-学期纲要-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提高“主题教研-主题备课-单元设计-课堂教学”的匹配度,促进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凝炼亮点,锚定发展方向
总结会上,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杜琳老师携专家团队在肯定优点之余,直面教学及管理不足,提出优化路径,给出前瞻性建议,为高新顺江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出谋划策。专家组认为高新顺江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有规划、有特色,在校本研修、教师培养等方面有引领、有指导、有追踪、有过程、有痕迹。但在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方面需聚焦难点,直击痛点,从上到下、从下至上聚合,切实履责,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范式;在课程建设上,需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长处,形成“一校一品”“一品一策”,做出亮点,做成品牌。在主题化、序列化校本研修上,需聚焦“真问题”,从研究教师“教”向研究学生“学”转变。在学业质量标准的细化与分解上需持续探究、深入思考,并以此撬动课堂教学变革,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的落地。
最后,李俊副校长代表学校衷心感谢视导组的精准指导,要求各教研组以问题为导向,将专家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持续推动课堂变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如春雨,润物无声;视导似明灯,指引前行。此次视导不仅是教学实践的检阅,更是教育智慧的碰撞与升华。高新顺江学校将以此次视导为新的起点,深耕课堂沃土,播撒思维的种子,为培养新时代优秀学子而不懈努力!
(来源:高新顺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