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公平学校开展家长亲职教育能力提升工作坊活动
亲职教育是通过对家长知、情、意、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家长愿意并有能力更好承担亲职责任的专门教育。为引导温江区家长明晰自身角色、认识儿童特质、提升教养智慧、掌握沟通技巧,构建更亲密的亲子关系,4月12日,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阳花开”社工团队在温江区公平学校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了“守望成长,静待花开”——家长亲职教育能力提升工作坊。活动覆盖全区9个镇(街),吸引29名家长参与,共习家庭教育。
活动伊始,“向阳花开”学校社工主持开场,简要介绍“向阳花开”项目启动背景、主要内容及项目成效,并就工作坊三大板块:“孩子独特之美”“科学教养之道”“有效沟通之桥”的主要内容进行展示,帮助家长清晰本次活动安排。
活动首章以“探索孩子独特之美”为主题,运用“价值观选择-绘画投射-视频共情”三阶递进法,直击家长教育认知误区。在“A OR B手举牌破冰”环节,家长通过10组真实教养场景的二元抉择,直面多种教育角色,现场此起彼伏的举牌动作与恍然大悟的惊叹声,昭示着对“支持者、引导者、陪伴者”等家长角色的集体共鸣。随后的“理想孩子画像”环节,家长们笔下高频涌现的“乖巧”“学霸”等标签,与《不完美小孩》视频中稚嫩却坚定的“我不完美但独一无二”宣言形成强烈对冲,令在场家长陷入沉思:“总想修剪枝桠,却忘了每片叶子都有向阳的角度”。在气质类型培训中,社工以“兰花与蒲公英”的生态隐喻,阐释儿童发展差异的客观规律,“慢热不是缺陷,是生命成长的节奏”等金句被争相记录。这场认知行动以“闪光点讨论”完美收官,29份写满孩子特质的“闪光卡片”,见证着教育视角从缺陷修补到优势培育的华丽转身。
午后课程以“掌握科学教养之道”为主题带领家长共同学习民主型家庭教育理念和技巧。“同心击鼓”游戏中,四组家长屏息凝神引导象征“孩子”的小球稳步前行,屡次坠落又重振旗鼓的过程,恰如教养路上耐心与信任的生动隐喻:“原来教育不是拽着孩子跑,而是陪着他找平衡点!”在教养方式培训环节,通过视频对照和手举牌自测,超一半的家长认知到自身存在“过度参与”教养倾向。随后《民主型教养》视频中“权威与温暖并存”的范例,为焦虑的养育者点亮明灯。最激烈的“技巧竞赛”环节,家长们化身教育智慧猎手,将“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敢于放手”等知识技巧转化为生活场景中的实际示例,家庭教育智慧在集体中汲取营养,茁壮生长。
活动尾篇以“构建有效沟通之桥”为主题,聚焦一致性沟通模式开启学习。“急速60秒”沟通挑战中,圈外家长急切的呼喊与圈内成员茫然的转身,戏剧化复现亲子沟通中“指令轰炸”的失效困局。经过社工点拨“观察-等待-引导”沟通三部曲,二次挑战顺利完成。在“萨提亚沟通模式”培训中家长清晰了自身沟通方式并明确了调整方向。通过一致性沟通训练营,更是掌握“真诚一致”的沟通精髓、牢记“表达愤怒而不愤怒地表达”的沟通语录、内化“事实+感受+需求”的表达公式,语言暴力坚冰在情景模拟中渐次消融。“兴趣是最好的沟通桥梁”,当家长们认真写下“陪孩子组装机器人”“学习街舞基础动作”等兴趣共处计划时,教育已悄然从高位支配走向平等对话的温馨港湾。
成效斐然启新程,家庭教育展蓝图。本次亲职教育工作坊活动圆满完成,通过认知重塑、教养赋能、沟通联结三大主题模块,引导29名家长实现家庭教育从角色模糊到边界清晰、从经验主导到科学循证、从单向控制到双向对话的范式转型。“向阳花开”项目社工团队祝愿每位家长们带着重新校准的角色认知、科学系统的教养策略、温暖有效的沟通技能踏上归途,让科学的养育理念在家庭土壤中生根发芽,以家庭力量守护每朵花的独特绽放时序。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公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