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PLC学校的师生到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交流学习
当晨露沾湿异国的校服衣角,当不同的语言在走廊编织成诗,当不同肤色的笑脸在校园相遇,当多元文化的火花在课堂碰撞!一场跨越经纬的相遇在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悄然绽放。澳大利亚PLC学校的师生们带着远方的星辰与故事而来,共绘这场关于文化交融、智慧共生的交流访问之旅。
欢迎仪式上,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会能率先致辞,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友人,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情况与取得的成绩。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外语外事服务中心副主任邓晓婷在发言中,回顾了两校过往友好合作的点滴,展望了未来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景。随后,澳方带队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辞,不仅高度赞扬了本校的热情接待,还分享了对此次交流的期待与憧憬。致辞结束后,双方互赠象征友谊的纪念品,为活动拉开精彩序幕。
欢迎仪式结束后,外国师生们跟随李欣老师体验中国竹编。李老师讲解竹编历史,展示篾条处理工艺,并耐心指导编织技法。外国学生在老师和本校同学帮助下,从手法生疏到渐入佳境,现场氛围热烈。最终,普通竹篾化作杯垫、收纳篮等作品,大家捧着成果满是自豪,赞叹竹编艺术的精妙。
体验完竹编,外国师生跟着李文文老师学唱京剧歌曲《脸谱》。李老师结合唱词讲解京剧脸谱文化和人物故事,随后逐句教唱,耐心指导咬字与腔调。外国学生们热情满满,尽管发音生涩,仍在练习中掌握节奏,自信跟唱。课堂上,京剧韵味与欢笑声相融,大家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午休时分,外国师生游览校园,在美景中与本校学生自由交流,话题涵盖生活、爱好等,在轻松对话里增进友谊。
下午,张竞丹老师带来春日语文课《清明雨上,万物生长》。课堂上,张老师结合诗词典故、传统习俗,生动讲述清明文化内涵,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意,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娓娓道来。外国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情景演绎,沉浸式感受中文韵律之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意境。
时光的沙漏终将流尽相聚的时刻,但那些课堂上思维的共鸣、校园里欢笑的回响,早已在彼此心中种下友谊的种子。此次交流访问,不仅搭建起了中外教育沟通的桥梁,更让同学们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拓宽国际视野,让不同的教育之光交相辉映。期待未来在更辽阔的天地里,可以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教育诗篇。
(来源: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