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德阳成外初中部的同学们告别“躺平”模式,在德育劳动服务中心的安排下用劳动与心意解锁“成长新姿势”,让假期时光既有烟火气,又有文艺范。
家务劳动:把日子过成“成长课堂”
灶台前,有人系着围裙笨手笨脚学炒菜,首次出锅的番茄炒蛋虽卖相青涩,却让父母笑称“尝到了幸福的味道”;卧室里,有人撸起袖子整理杂物,将凌乱的书架变成“知识城堡”;阳台边,有人蹲下身子给绿植浇水,不禁感叹“原来每片叶子都在努力生长”……
同学们在琐碎的家务中发现劳动的乐趣,更读懂了“责任”二字的分量。有同学在劳动感悟中写道:“以前总觉得父母做家务很轻松,自己上手才知道,原来‘岁月静好’背后,都是有人在用心经营。”
田间劳动:从“伫立”到“扎根”的领悟
看,那一片绿意盎然的田地里,同学们化身勤劳的“小蜜蜂”,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穿梭。有的同学手持锄头,弯下腰,一下一下地除草、翻整土地,泥土在锄头的翻动下散发出清新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对新生命的期待。
有的同学趁着时节栽种菜苗,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幼苗,学习点种、覆土、浇水的技巧,动作虽略显生疏,但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期待,仿佛在呵护着未来的希望。
还有的同学深入果棚、鱼塘、茶园,学着大人的动作,踮起脚尖,仔细观察水果的生长情况,小心翼翼地摘取茶树尖上的嫩芽,为池塘中从容出游的鱼儿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春耕,是大地的诗行,写满希望与拼搏;是时代的命题,待解农业兴盛、乡村蝶变之钥。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每一粒播种的种子都承载着未来,每一次弯腰劳作都凝聚着力量,每一份科技投入都孕育着革新。
职业体验:流转于心的“人生百味”
人生百态,职业千千,各行各业的体验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假期里,同学们跟随自己的选择,有的走进社区,为老年人带去温暖与祝福;有的则充当起了售货员,在一次次结账与交谈中,转变心态,理解平凡却值得尊敬的他们。
每个职业背后都有辛勤的汗水与无言的责任,而这些经验将成为学生们未来成长路上的灯塔,指引他们在前行中更加坚定目标,勇敢追梦。
书信创作:笔尖下尽是对母亲爱意的汇聚
最好的亲情莫过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奔赴”,然而,大多时候,两代人如同来自不同的星球,互相听不懂对方,无论用多大声音,多重的语气。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介质打破壁垒,用书信,一种古老而真挚的交流方式,来一场心灵的对话。
生活中孩子们总会说,与母亲并未像看起来那样亲近,但提笔书写时,却被这浓得化不开的爱感动,读着读着就湿润了眼眶。
他们笔下的字迹,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横平竖直尽显认真。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都被端正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无不透露出对这封信的郑重与用心,仿佛手中的笔不是在书写一封简单的信件,而是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情意在空气中流转,氤氲其中,让人不禁鼻酸的是那份对母爱的馈赠。
春深五月,劳动生辉;
“成”心向美,躬行方知甘味。
愿你们以双手丈量成长,
用汗水浇灌梦想——
这个假期,
劳动成为最生动的课堂,
情谊守护最灿烂的笑颜。
你们带着故事归来,
与我们共赴下一场山海!
(来源:成都外国语学校德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