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二中第一届高考试题解题大赛
为更好地研究新高考、应对新挑战,充分发挥考试命题引导教学实践的功能,推进学校高中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特点,深化“核心素养导向、能力立意”的育人理念,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于5月7日至8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高考试题解题大赛。
本次活动聚焦新高考命题趋势,以“提升学科思维、锤炼实战能力”为目标,通过模拟高考情境与创新题型设计,助力学生适应新高考综合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考查特点。活动中,九大高考学科教师精选2024年新高考典型试题,从“命题立意”“解题思维”“素养指向”“教学建议”等四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语文学科:围绕高考作文真题,深入探究命题意图,提炼行之有效的解题路径,在作文实操训练中,让写作训练真实发生,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品质。
数学学科:聚焦新高考Ⅱ卷第19题,深入剖析解题思路,探寻思考的根源,通过对这一真题的抽丝剥茧,引导考生洞悉命题逻辑,锻炼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莘莘学子在高考之路上稳步前行,让每一个学生在思维提升中实现成长与发展。
英语学科:在认真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标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近四年高考英语试题,以“语法填空”试题为例,分析该题型所有语法知识考点和解题思路和方向,切实做到英语课堂“无思维不教学”,充分展示了高中英语学科“无语境不教学”的基本模式。
物理学科:分别从课标要求、高考预测和学情等方面分析了2024年各省自主命题的特征、信息点、学科素养要求等,将高考考查方式分为以“生活现象”“图像问题”“经典模型”等形式进行详细解读和预测,教学策略中针对学生学情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措施,将热学问题转化为物理常规解题思路,让学生畏难情绪化解。
化学学科:精准剖析了2024年全国甲卷化学反应原理大题,深度挖掘真题考点与素养要求,紧密联系教材,给出的解题策略巧妙实用,还精心设计了变式拓展。同时,依据教学检测提出分层教学建议,助力师生在化学学习征程中精准导航,提升教学质量,驶向成功彼岸。
生物学科:以2024江苏卷真题为载体,通过真实科研情境融合免疫调节与激素调节知识,紧密对接高考评价体系,聚焦信息提取、实验设计等关键能力,结合生物科技进展设题,通过变式拓展强化知识迁移,兼顾基础性与创新性,将大赛打造成衔接课堂与前沿的创新思维训练场。
政治学科:以202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第17题为例,从命题依据、试题解析、命题预测等八个方面深度分析了试题特点,总结命题规律,科学预测命题方向,并立足学生实际,思考备考策略。展评中,既有基于调查问卷总结的学情分析,又有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主创新命题,显示了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新高考的科学把握。
历史学科:以浙江卷第25题为切入点,通过考情、课标、教材、素养等多维剖析考情,凸显命题趋势。提出“审设问→析材料→建联系→拟主题→搭框架→生答案”小论文解题六部曲,提供结构化解题路径,多角度变式拓展,提升应变能力。立足学情,通过“研——夯——育——提”四步备考策略,既筑牢基础,又突破关键能力。这种“析真题、明方向、重落实”的备考思路,为高中历史复习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的路径。
地理学科:以风力作用为例,从“考什么?怎么考?强备考”三个维度解析高考试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高考下的高考试题如何渗透和体现“立德树人”,如何体现出“一核四层四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考查规律以及命题预测,做出了“分析材料——解读设问——构建思维——梳理四基——学习巩固”的五步法备考策略,让学生地理备考落地有效。
本次大赛是在预赛的基础上进行的校内决赛,大赛评委团队由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部分教研员和校内学科行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组成,依据新高考“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命题原则予以量化考评。
本次解题大赛既是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新高考改革的实践应答,更是学校育人模式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真实问题驱动、学科素养落地的创新设计,为培养“善思考、能应变、敢创新”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生动样本。
未来,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将持续深化试题研究,进一步结合大数据分析工具和AI循证赋能追踪学生学情,构建“精准教研+个性备考”新模式,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而继续努力!
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有关学科能力的较量,更是一场为高考蓄力的智慧盛宴。这场思维盛宴也告诉我们:新高考不是应试教育的终结者,而是素养时代的启明星。当教育从“教会做题”转向“培养解题者”,每名学生都将获得打开未来之门的密钥。
(供稿人:罗强 图:宋兵、罗强)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