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2025年度天府蓉城教育周“新视野”观摩接待活动
五月端阳,粽叶飘香。在2025 年度天府蓉城教育周“新视野”展示活动中,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受邀担任展示园,于5月21日开展代际共育特色课程观摩研讨。以 “粽情端午·代际共融” 为主题,结合端午传统文化,园家社协同开展了一场温馨而有意义的幼老共育活动。参加本次代际共育观摩研讨活动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老师80余人、浙江名园长2024级培训班赴蓉研学团的园长13名,吉福社区共享奶奶、养老院长者及祖辈家长代表30余人共同参加代际共育活动。通过专题分享、课程故事、案例分析以及银龄课堂展示、代际互动游戏观摩等,展示了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代际共育课程建设的情况,呈现了幼老共融、双向滋养的温暖场景。
环境参观:自然·艺术·代际共融的成长空间
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有序参观了园所环境,对园所在“沐光”文化引领下,营造“自然·润泽”的育人环境,彰显“环境即教育”的主张,给予高度评价。
专题分:代际共育的思与行
活动伊始,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龚景秀以《在守正创新中筑牢育人底色—— 代际共育课程建设思与行》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保教主任王美玲带来《从资源到课程:代际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唐梦林老师分享了代际教育故事《严子钧和于莲君的故事》。
端午特辑:代际互动游戏现场直击
艾草花束工坊:美术室里,共享奶奶教幼儿用艾草、菖蒲扎花束,祖孙协作绑扎、佩戴彩绳,艾草清香中,银发与童真相映,情感在花叶间无声流动。
粽子工坊:共享奶奶哼着童谣示范包粽子,幼儿撒糯米、递剪刀,祖孙头碰头系绳,阳光洒在交叠的手上,粽叶翻飞间满是默契。
剪纸工坊:木桌前,共享奶奶画粽子轮廓,幼儿按纸、添彩,老人裁剪、孩子“化妆”,窗棂光影里,剪刀起落传递代际耐心与温情。
竹编工坊:共享奶奶编龙舟竹篾,竹条清香与轻笑交织,每一根竹条都编进跨越年轮的默契。
彩绳工坊:五彩丝线下,共享奶奶教编彩绳,幼儿模仿绕线,编织结束后为老人系绳,铃铛声响中,丝线织就“你教我手艺,我陪你时光”的温暖羁绊。
香囊工坊:药香飘散,共享奶奶带幼儿摸艾草、装香料,爷爷帮写名字、认药材,孩子们装饰香囊送老人,药香与笑声中,光影叠成民俗画。
双向滋养:代际教育的温暖回响
活动中,幼儿主动向老人分享端午知识、展示手工成果,而老人则以人生阅历为幼儿传递文化记忆。这种“幼老共融” 的场景,不仅让幼儿学会尊重与关爱,更让老人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正如龚景秀园长在总结中所说:“代际教育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观摩的嘉宾感慨:“在十三幼,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鲜活样本,更看到了教育对‘一老一小’的双向赋能。”
未来展望:构筑有温度的教育生态
本次活动是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代际共育课程的一次精彩缩影。未来,园所将继续深耕“沐光文化”,以课程为纽带,串联家庭、社区与养老院资源,让代际共融成为幼儿品德成长的 “活教材”,让中华传统美德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