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在成都市书法教育盛会分享学校二十年实践探索
2025年6月5日,“书法育人 翰墨薪传”——2025 年成都市书法教育研讨会暨成都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顺利召开。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赖石梅亲临现场祝贺并发表讲话。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成都大学教授蔡育坤当选为理事长;文旭东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赖晗梅、余润祥、汤念、陈冠夫、马长俊、周敬、张弘、黄金强、荣克霞为副理事长。
本次大会由成都市教育学会、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成都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学会、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共同承办。成都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胡燕,成都市教育学会学术秘书黄聃,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舒炯,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冯恩旭教授,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师范大学王兴国教授,成都市教育监测评估中心主任、成都市教科院小学语文和书法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二级)罗良建,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双流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谭红,成都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创会人陈守常、李观泰,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邓乃斌、副理事长吴学强、副理事长徐建,以及来自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校的书记校长、书法教育专家、书法老师等 120 余名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书法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共同见证专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诞生,为成都书法教育的未来发展擘画新蓝图。
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马长俊以《书法铸魂,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为题作专题发言,分享了学校深耕书法教育二十载的育人智慧,引发全场共鸣。
以文化心:从写字到做人的精神滋养
马校长表示:“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传承的根脉。”灌州小学自2004年建校起,便确立“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的育人宗旨,将书法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
2008年汶川地震后,师生在帐篷中重启书法课,“以墨香抚平创伤”。
2023年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书法展”,师生以隶、楷、行书书写奋进誓言,让书法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
以教促融:构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为让书法“活”在校园、“融”入成长,灌州小学打造了特色实践路径。
队伍强基。成立校长领衔的书法教育领导小组,组建“名家+专职+语文骨干”教学团队;承办都江堰市新课标书法教师培训,辐射带动150余名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课程赋能。每周1节校本书法课,严抓“双姿规范”(坐姿、执笔);打破学科壁垒:语文课写诗词、德育课传家训、美术课融篆刻,让书法成为综合素养平台。
奖励激趣。推行“星级评价+赛事驱动”:评选“书写之星”,组织师生参与“笔墨中国”等大赛;近三年学生获国际、省级奖项150余项,450人通过书法等级测试。
氛围浸润。打造“墨香校园”:百米汉字演变墙、核心价值观书法展墙、教室作品长廊;校刊设书法专页,校门设“我为学校题名”专栏,让每一笔墨痕成为文化注脚。
以行践魂:从个体成长到文化品牌
二十年深耕,书法教育已成为灌州小学最鲜明的文化符号。
学生成长。规范书写习惯全覆盖,150余人次获全国、省级书法大奖,更在笔墨间涵养耐心、专注与文化自信。
教师提升。教师“三笔字”优秀率超90%,50%能胜任书法教学,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刊载。
品牌辐射。2016年荣膺 “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师生作品赴英、澳、韩交流,随大熊猫“华妮”亮相韩国;与芬兰、匈牙利学校签订友好协议,借世界旅游名城窗口推广中华文化;承办国家级书法教育年会、省级美育论坛,成为区域书法教育标杆。
2011年第一届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年会在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召开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更是育人的金钥匙!灌州小学将持续深化“课程-活动-文化”三维融合,让每个孩子在笔墨间读懂中国、传承精神,培养更多“有根有魂、向美而行”的时代新人!
(撰稿:符 琪)
(来源: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