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灌州,草木葱茏,水润生香。6月19日,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家人”——澳门圣保禄学校陈信望校长、朱聪颖校长助理、林秀兰主任、杨颖琪主任一行,跨越山海,从濠江之畔来到岷江河岸,与灌州小学共同开启一场以“教育”为媒、以“文化”为桥的温暖对话。
文化浸润,一见倾心
灌州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化身“校园文化小使者”,带领嘉宾们漫步校园,每一步都诉说着“至善向美”的教育故事。一曲《我的家乡都江堰》的灵动舞蹈,用跳跃的身影勾勒出古堰的山水人文;书法台前,“至善向美”的墨香四溢,嘉宾与孩子们共执笔墨,在横竖撇捺间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以约为证,情谊永连
灌州小学校长马长俊以一封情真意切的欢迎辞,为这场相遇写下温暖注脚:“从濠江到岷江,虽隔山海,却同根同源。今天的签约,是两校师生互访、课程共建的序章。”
随后,最具纪念意义的时刻到来——马长俊校长与陈信望校长共同签署《姊妹学校合作协议》。一纸协议,不仅是两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承诺,更架起了澳门与都江堰基础教育交流的桥梁。签约仪式后,两校互赠礼物,“礼轻情意重”的真诚,让这份情谊更添温度。
以课为翼,共话成长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深耕与创新。签约仪式后,马长俊校长带来《指向素养提升的熊猫课程建设与实践》专题分享,从“熊猫课程”的诞生到实践,讲述了灌州小学如何用一方文化滋养一方少年,这些朴素而生动的教育实践,与圣保禄学校“兼容并蓄”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引发在场嘉宾的深切共鸣。
非遗手作,对话传统
活动最后,一场非遗面塑熊猫课堂体验将氛围推向高潮。在老师的指导下,嘉宾与孩子们一起揉、捏、塑,用双手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熊猫”。指尖翻飞间,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对话——当澳门的海风与古堰的水润相遇,传统文化的种子正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共写教育新篇
从“相遇”到“签约”,从“交流”到“共融”,今天的灌州小学,因这场跨越山海的情谊而格外温暖。正如协议中所言,两校将以“学科教学研讨”“师生互访”“课程共建”为抓手,推动教育、文化的深度交流。
未来,都江堰的水润将浸润澳门的巷陌,澳门的多元将拂过古堰的课堂。我们相信,以“姊妹”之名,两校定能携手书写更多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文化的美好篇章!
(来源: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