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活动在致和小学举行
百姓生活网讯(贾元东)为深入推进彭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通过知识深度加工、意义建构、深度思考为特征的学习,把握知识本质,经历学习过程,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全面提升学生学力,打造我市小学“学力课堂”,彭州市教研室于2020年6月5日在彭州市致和小学组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专题研讨活动。
此次“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专题研讨活动分三部分进行一是深度学习、聚焦课堂。二是研教结合、交流分享。最后是专家引领、共同成长。
聚焦课堂 深度学习
致和小学陈琴老师示范课《分扣子》。由猜谜语引入课题,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大胆渗透数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倾听、交流、思考、发言等),在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学会有序、有标准、不重复分类。
博骏公学杨飞老师示范课六年级的《比赛场次》,使用五年级的学生。杨飞老师的这节有相当气场的课例富含高阶思维,设计很有创意,课堂展示以及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层层深入,提问、追问、反问渐次递进,完美体现教师的“深度教学”、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展示,“以退为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生活中的多个实例,让学生动手、讨论,体验整个发现与探究的学习的过程。
纵观这两节风格截然不同的课,一个“温润可亲”,一个“豪气满怀”,但都不乏“精致”,从低段到高段帮助学生通过知识深度加工、意义建构、深度思考为特征的学习,把握知识本质,经历学习过程,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全面提升学生学力,打造“和美学力课堂”。
研教结合 交流分享
彭州市致和小学杨霁芳老师的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深度学习之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探讨》的研讨讲座。她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认识、怎样才是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度学习课堂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了解学生和了解课堂,在课后要做到“思、问、集。”
彭州市西郊小学尹萍老师的讲座《通过数感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她说在小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字与数学符号的感知称之为数感。数学老师们要在生活中建立数感,引导学生练习自己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到进化,从而丰富学生的数感。
彭州市致和小学毛祥老师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以题为媒介,拓展视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从“素养”视域的概念界定入手,重点从“练习题案例”方面指导学生记录、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彭州市致和学习王成林老师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他用简短、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家更加深入体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彭州市致和小学尹邦丽老师则为与会老师们带来《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思维的策略》的专题讲座。尹邦丽老师着重强调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必须以数学深度学习活动为载体。深度学习对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构建动态的知识系统,发展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提出了自己创新的教学方式。
专家引领 共同成长
活动最后彭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启华对6月5日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给出了精妙的点评,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并对如何构建核心素养下深度学习模式做了方向性指导。
通过本次数学教研交流活动,与会老师感受颇深,再一次体会与学习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精神,纷纷表示将“核心素养”“深度”“广度”等理念践行在自己的课堂上,继续研究,通过深度学习启迪智慧,当然希望在“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道路上相伴前行,且行且思,期待花开,一路芳华……